第3章国际经济协调31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概述311国际经内容摘要:

动,欧盟内部逐渐实现了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不同成员国人员可以自由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欧洲联盟的人口为 ,是世界是最大和最富庶的市场之一。 服务行业占欧盟国民生产总值的 65%,工业占 %,农业占 %。 1995年 12月,马德里欧盟首脑会议确定欧元为欧盟未来的统一货币,并确定了日程表:1999年 1月 1日正式进入欧元体系。 欧盟拥有自身的机构,可 以根据各成员国的要求做出决定并在整个欧盟内实施。 欧盟还有独立的预算,约为各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1%。 欧盟预算的主要来源是各成员国上缴的 进口税、农产品征税和增值税的一部分。 欧盟的主要机构有: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欧洲投资 银行、经济社会委员会。 现在,欧元已经诞生,欧洲中央银行正运行并确定统一的货币政策。 欧盟的规模还将扩大,其成员的数量还将增加,面积将覆盖大半个欧洲。 由于欧洲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水平存在着差别,需要欧盟加强协调各成员国经济政策,努力减少这些判别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今后,欧盟不仅要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继续发展,还会进一步朝着政治、军事一体化甚至准国家方向发展。 这是其他任何区域性经济组织都望尘莫及的。 (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又称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 最初是根据美国和加拿大于 1987年 10月征订的 《 美加自 由贸易协定 》 而建立起来的。 经过 14个月的谈判, 1992年 8月 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达成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 1994年 1月 1日正式实施。 该 《 协定 》 规定:①自协定生效之日起 15年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②优先发展区域内贸易,规定在纺织品和成衣的贸易中实行“北美原产地原则”;在 汽车贸易中实行“北美部件含量原则”。 ③现存法令条款不变。 ④冲突协调制度化,成立由三国贸易部长组成的“贸易委员会”来协调矛盾和冲突。 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以来对北美经济的贡献很大,扩大了区域内进出口贸易,增加了就业,实现了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还使 各国实现了多项经济目标的协调。 尤其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美国得以利用整个北美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升级,提高总体经济规模和质量。 1990年 3月 27日美国的总统乔治 布什提出了“美洲事业倡议”,以及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构想,随后,拉美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予以响应。 1998年 4月举行的第二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的 3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了《 圣地亚哥们宣言 》 和 《 行动计划 》 ,宣布正式启动关于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形成了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和以美国 为首的发达国家间的谈判,其目标是把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成襄括整个南北美洲的地区性经济组织。 在这个庞大的地区性组织里,既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 国家,也有大批发展中国家,它们在经济上的差距要比欧盟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得多,可以想象,美洲经济一体化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障碍。 (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 Pacific Cooperation)简称“亚太经和组织”( APEC)成立于 1989年。 同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 议,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 经与有关国家磋商, 1989年 11月 5日至 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 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1年,中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同时加入 APEC。 目前,亚太经合组织共有 21个成员。 秘书处设在新加坡。 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成立之初, APEC是一个仅由各成员外交部长和贸易部长参加的部长级区域论坛。 从 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经济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以下简称“领导人会议”)。 除了领导人会议和部长级会议之外,亚太经合组织还举行有关专业部长会议如贸易部长会议、高官会议及贸易投资委 员会会议等。 按惯例,每年主办领导人会议的成员国即为该年度领导人会议、部长级年会和高官会的主席,每年更换一次,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 2020年会议的东道国为中国。 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较,亚太经合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区域经济论坛。 但是,今天的 APEC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论坛,它肩负着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大任务。 1994年在印尼通过的 《 茂物宣言 》 确定,APEC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 2020 年 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 此后, APEC先后在 1995年和 1996年通过了实施 《 茂物宣言 》 和 《 大阪行动议程 》 和《 马尼拉行动计划 》 ,开始通 通过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两种途径,落实各成员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承诺。 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涉及到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服务、投资、投资、海关程序、知识产权等许多内容。 可以说,贸易投资自由化进行的启动标示着 APEC合作进程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 1995年举行的大阪会议上还确立了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政策共识、共同活动和政策对话。 制定了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行动议程,确定了合作的目的、原则、合作方式及 13上合作领域。 人们通常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 合作是 APEC运行的两个轮子。 当然, APEC经济合作进程也遇到许多困难。 众所周知, APEC的成员组成十分复杂,它既包括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也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因此,各成员间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是根本的和最终的基础。 当前在亚太地区、次地区合作出现新的高潮,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热衷于双边自由贸 易协议的谈判,如何避免各种不同的次地区贸易安排造成贸易政策上的混乱也是摆在亚太经合组织面前的重要任务。 今后,亚太经合组织必须充分考虑到成员间不同发展水 平,坚持自主自愿、灵活性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为建立更加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亚太地区国家共同繁荣而继续努力。 重要国际会议 这里所说的国际会议主要是指一国政府首脑或政府高级官员通过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就相互间的经贸关系和有关国际经济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各自的政策立场,建立必要的协调制度。 国际会议是一种临时性的国际经济协调方式,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每次的谈判议题都是时下的热门话题,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逐渐消除。 国际会议在国际经济协调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的特点如下:①广泛性。 所有与经济交往和合作有关的部下都可以拿到会议桌面上进行讨论,如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环境保护、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 ②权威性。 国际会议特别是政府首脑会议可以发挥 领导人的作用,国家间许多一般途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加以解决。 ③全球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问题开始增多,环境、 债务、金融以及贫富之间差距扩大等问题变成了全球化问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和全球性的普遍参与。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世界首脑会议、洲际间的首脑会议等等频繁召开,对推动世界 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众多的国际会议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亚欧首脑会议、非欧首脑会议、安第斯首脑会议以及 15国集团首脑会议等等。 ( 1)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又称西方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国,为协调西方主要 工业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而定期举行的高级会议。 从 1975年第一次会议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由七个国家轮流主持,每七次会议为一轮。 1997年召开的第 23次首脑会议,由于俄罗斯的正式加入而变成了“八国峰会”。 不过,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与西方七国相差悬殊,因此,仍被排除在讨论全球经济及 金融汇率等核心问题之外。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协调国际化的典型例子,是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20多年来,西方七国首脑 会议的主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换着,从最初的应付“石油冲击”,减少对外国的石油依赖,到协调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从努力克服“黑色星期一”的严重影响,到如何解决电脑“千年虫”问题; 从联合干预美元汇率,到共同签署 《 IT宪章 》。 可以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对减缓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稳定汇率和协调相互间的经济政策方面发挥 了一定作用。 但是,从近几次会议结果来看,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相互间的矛盾和磨擦增大,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协调世界经济的能力正在下降。 ( 2)亚欧会议 亚欧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轮流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举行,参加国为亚洲 10国,即中国、日本、韩国、东盟 7国,和欧盟 15个成员国。 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