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visualbasic60编程基础第二部分内容摘要:
Single Dim i As Integer a = 12 r = For i=0 to 1000 a = a * (1 + r) If a = 20 Then Exit For 39。 当人口数大于等于 20亿时跳出循环 Next i Print i。 年后中国人口达到 20亿 End Sub 数组 在 Visual Basic ,把一组具有同一名字、不同下标的下标变量称为数组,其一般形式如下: S(i) 其中 S称为数组名, i是下标。 一个数组可以含有若干个下标变量,下标用来指出某个数组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 S(8)代表 S数组中的第八个元素。 数组的声明 声明固定大小的数组有 3种方法,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数组应有的有效范围。 建立全局数组,在模块的声明段用 Public语句声明数组。 建立模块或窗体数组,在模块的声明段用Private语句声明数组。 建立局部数组,在过程中用 Private语句声明数组。 声明数组时,在数组名之后跟一个用括弧括起来的,其上界、下界不得超过 Long数据类型的范围( 2 147 483 648~2 147 483 647)。 例如,下列数组声明可出现在模块的声明段: Dim A(4) As Integer 39。 同时定义了 A(0), A(1), A(2), A(3), A(4)5个元素。 Dim S (20) As Double 39。 定义了 S(0)到 S(20)21个元素。 为建立公用数组,直接用 Public取代 Dim: Public A(4) As Integer Public S (20) As Double 第一个声明建立了一个有 5个元素的数组,其索引号为0~ 4;第二个声明建立了一个有 21个元素的数组,其索引号范围是 0~ 20。 为了规定下界,可以使用关键字“ To”显式提供下界(为 Long数据类型): Dim A (1 To 5) As Integer Dim S (100 To 120) As String 在前述声明中,“ A”的索引值范围为 1~5,而“ S”的索引值范围为 100~120。 有时候,可能需要知道数组的上界值和下界值,这可以通过 Lbound和 Ubound函数来测试,其格式如下: Lbound(数组名 ) 39。 返回数组索引值的上界值 Ubound(数组名 ) 39。 返回数组索引值的下界值 动态数组 数组长度到底应该为多大才算合适,有些情况下很难确定,这就需要数组能够在运行时具有改变大小的能力。 通过使用动态数组,可以在程序中任意改变数组的长度。 在 Visual Basic ,动态数组是最灵活、最方便的,有助于有效管理内存。 ( 1)如果希望数组为公用数组,则用Public语句声明数组;如果希望数组为模块级,则在模块级用 Dim语句声明数组;如果希望数组为局部数组,则在过程中用Static或 Dim语句声明数组。 给数组赋一个空数组,这样就将数组声明为动态数组。 例如: Dim A () ( 2)用 ReDim语句分配实际的元素个数。 ReDim A (X + 1) ReDim语句只能出现在过程中。 与 Dim语句、Static语句不同, ReDim语句是一个可执行语句,由于这一语句,应用程序在运行时执行一个操作。 ReDim语句支持这样的语法,它与固定数组中使用的语法相同。 每个 ReDim语句都能改变元素数目以及上下界。 数组的基本操作 建立一个数组之后,可以对数组或数组元素进行操作。 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输入、输出及复制,这些操作都是对数组进行的。 此外,在 Visual Basic 了 For Each…Next 语句,可用于对数组的操作。 1.数组元素的引用 引用数组元素的格式是:数组名(下标)。 例如: Number(1), A(2), Num(0), B(4)等。 2.给数组元素赋值 ( 1)利用循环结构给数组元素赋值,例如为数组元素赋初值 3: For i=1 to 5 A(i)=3 Next i ( 2)利用 Array()函数为数组元素赋值,即把一个数据集读入某个数组。 其格式为: 数组变量名= Array(数组元素值) 例如: Static Number Number=Array(1,2,3,4,5) 说明: Array()函数对各元素赋值,声明的数组是动态数组或连小括号都省略的数组,并且类型只能是 Varient。 数组下界默认为 0,可通过 Option Base语句决定,上界由Array()函数括号内的参数个数决定,也可通过 UBound()函数获得。 “数组元素值”是需要赋给数组各元素的值,各值之间以逗号分开。 Array()函数只适用于一维数组。 4.数组元素的复制 ( 1)单个数组元素可以像简单变量一样从一个数组复制到另一个数组。 例如: Dim b(4),a(6) … b(2)=a(3) ( 2)要复制整个数组,要使用 For循环语句。 ( 3)要复制整个数组,也可以使用一条简单的赋值语句即可。 例如: Dim a(4) as integer,b() as integer A(0)=0:a(1)=5:a(2)=10:a(3)=13:a(4)=14 B=a 使用这种方法赋值时,必须要注意: 赋值号两边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 如果赋值号左边的是一个大小固定的数组,则数组赋值出错; 赋值号左边的必须是一个动态数组,赋值时系统将自动给动态数组分配内存空间,使之与右边数组大小相同。 5. For Each…Next 语句 For Each…Next 循环与 For…Next 循环类似,与 For…Next 语句类似,两者都是用来执行指定重复次数的语句。 但 For Each…Next 语句是专门用于操作数组的,它的格式如下: For Each 成员 In 数组名 [循环体 ] Next [成员 ] 说明: 格式中的“成员”必须是一个变体变量,是为循环提供的,代表的是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 数组名 〉 没有括号和上下界。 用 For Each…Next 语句可以对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处理,它包括查询、显示和读取。 它所重复的次数由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决定,数组中有多少个元素,就自动重复执行多少次。 【 案例 213】 数组复制 给数组赋初值,然后复制到另一数组中,并打印输出到窗体上。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b() 39。 定义动态数 a = Array(1, 2, 3, 4, 5) 39。 给数组赋初值 ReDim b(UBound(a)) 39。 给动态数组分配内存空间 For i = 0 To UBou。第2章visualbasic60编程基础第二部分
相关推荐
行 位寻址。 表 22(P21)是 SFR的名称及其分布。 其 字节地址的末位是 0H或 8H可 位寻址。 下面介绍 SFR块中的某些寄存器。 表 22 SFR的名称及其分布 1.堆栈指针 SP 指示 堆栈顶部 在 内部 RAM块 中的位置 复位后, SP中的内容为 07H。 ( 1)保护断点 ( 2)现场保护 堆栈 向上生长 2. 数据指针 DPTR 高位字节寄存器用 DPH表示
华中科技大学远程教学 7 西方城市文化的发展历程 “神明时代”的城市文化 18世纪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认为,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神明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 神明时代成为城市文化的开端。 城市文化最初是在人类崇拜神明的时代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神明时代城市文化具有两个典型特征: ★ 是一种以 “ 神明 ” 为中心价值的文化。 ★ 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宫廷文化是中心文化。
→ 为 TextView添加 id属性 → 组件宽度为内容包裹 → 组件高度为内容包裹 → 设置文本大小为 20像素 → 设置宽度为填充父容器 → 组件高度为内容包裹 → 设置文本编辑框的提示信息 → 设置文本编辑框的输入类型为密码 → 设置文本编辑框的提示信息 → 设置按钮的现实文本 应用举例 layout\ → 设置按钮的显示文本 → 设置文本字体大小为 18像素 → 设置文本颜色为蓝色 →
存空间。 变量有四个特性 :名字、数据类型、作用范围和生存周期。 变量有两种形式 :属性变量和内存变量。 系统自动为控件对象或其它对象创建一组变量,并为每个变量设置默认值,称其为 属性变量。 内存变量 则需要依靠程序编写者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创建。 变量 内存变量的建立方法 使用前一般需先声明 变量名和数据类型,以决定系统为它分配的存储单元。 声明变量有两种形式:显式声明和隐式声明
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A、 C、 D的表述都不正确。 第 25讲 │ 教师备用习题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1533— 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 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第 25讲 │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 C 注意时间: 1533— 16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