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第26讲“内容摘要:

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A、 C、 D的表述都不正确。 第 25讲 │ 教师备用习题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1533— 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 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第 25讲 │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 C 注意时间: 1533— 1603年,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和西班牙海上争霸时期,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胜利。 材料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话正是在此背景下说的。 第 25讲 │ 教师备用习题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 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 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D.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第 25讲 │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 D 材料主要是从西方的殖民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角度论述 1500年至 1763年的历史,工业革命不在这一历史范围内。 第 26讲 │ “ 蒸汽 ” 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 24讲 “ 蒸汽 ” 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 考点梳理 第 26讲 │ 考点梳理 瓦特 史蒂芬孙 第 26讲 │ 考点梳理 世界工厂 第 26讲 │ 考点梳理 [辨析提高 ] 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异同: (1)相似点: ① 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② 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2)不同点: ① 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 (本质区别 )② 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 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 26讲 │ 考点梳理 美国 德国 西门子 电气时代 第 26讲 │ 考点梳理 人口迁徙 第 26讲 │ 考点梳理 [知识延伸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体系 (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 )和殖民体系 (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 1.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 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 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2.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 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3.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 工厂是指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18— 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凭借机器化大生产,最终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4.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组织的特点是: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高了劳动效率;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的信条,走向联合,控制价格;规范自身行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趋于密切;大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 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的重要标志,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再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工厂、大企业生产时代,折射出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变迁,反映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机器化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历史必然,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例 1 [2020 临汾模拟 ] 工厂制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需求急剧扩大 B.工人数量急剧扩大 C.机器生产发展的需要 D.国家管理经济的需要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C [解析 ]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机器生产发展,分工更加精细,需要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2020 宣武模拟 ] 下表反映了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 A.新兴钢铁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 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 (个 ) 808 669 产量 (吨 ) 3202000 29500000 投资额 (美元 ) 121000000 590000000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D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来说明现象本质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企业总数越来越少,但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额越来越大,说明这时期出现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 探究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第 26讲 │ 要点探究 第 26讲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