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java编程入门内容摘要:

// d = 200%16 = 8 e = a++。 // e = 16, a = 17 f = ++a。 // f = 18, a = 18 ( a= + a )。 ( b= + b )。 ( c= + c )。 ( d= + d )。 ( e= + e )。 ( f= + f )。 } } 运算符和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关系表达式是比较关系运算符左右两边数据的大小关系,其表达式结果为逻辑型数据 true或 false。 关系运算符有以下 6种。 ( 1)等于号运算符 ==:表示两个数据相等关系。 如果两个数据值相等,表达式值为 true;如果两个数据值不相等,表达式值为 false。 例如:表达式 3==3的值为 true。 注意是两个等号 =,而不要写成一个。 ( 2)不等于号运算符 !=:表示两个数据相等关系。 如果两个数据值相等,表达式值为 false;如果两个数据值不相等,表达式值为 true。 例如:表达式 3!=3的值为 false。 ( 3)大于号运算符 :如果大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大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true;如果大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小于或等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false。 例如:表达式 33的值为 false。 ( 4)小于号运算符 :如果小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小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true;如果小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大于或等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false。 例如:表达式 33的值为 false。 运算符和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 5)大于等于号 =:如果大于等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大于或等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true;如果大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小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false。 例如:表达式 3=3的值为 true。 ( 6)小于等于号 =:如果小于等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小于或等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true;如果小于号前面的数据值大于其后面的数据值,表达式值为 false。 例如:表达式 3=3的值为 true。 运算符和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在下面的程序中,运用了一部分关系运算符来进行数据比较。 public class Op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boolean a,b,c,d,e,f。 a = 10+30 24。 // a = 40 24 b = 10*10 != 20*5。 // b = 100 != 100 c = 10 = 2010。 // c = 10 = 10 d = 20%2 = 100%3。 // d = 0 = 1 ( a= + a )。 ( b= + b )。 ( c= + c )。 ( d= + d )。 } } 在上面的程序中,表达式是由算术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共同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先执行算术运算符,再执行关系运算符。 读者可以根据注解语句的提示,写出运行结果并上机验证。 运算符和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只对逻辑型数据进行运算,其表达式的值也只会是 true或false。 逻辑运算符有以下 4种。 ( 1)“非”运算符 !:表示“相反”的意思。 例如: !true的值为 false, !(2010)的值为 true。 ( 2)“与”运算符 amp。 amp。 :只有当 amp。 amp。 前后的数值都为 true时,表达式的值才为 true,其它情况下,表达式的值都为 false。 例如:表达式 10==10 amp。 amp。 2010的值为 true。 ( 3)“或”运算符 ||:只有当 ||前后的数值都为 false时,表达式的值才为false,其它情况下,表达式的值都为 true。 例如:表达式 1010 || 2010的值为 true。 ( 4)“异或”运算符 ^:当运算符 ^前后数值同为 true或者同为 false时,表达式的值为 false,当运算符 ^前后数值一个为 true另一个 false时,表达式的值为 true。 运算符和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在下面的程序中,运用了逻辑运算符来进行数据运算。 public class Op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boolean a,b,c,d,e,f。 a = 20 15 amp。 amp。 20 30。 // a = true amp。 amp。 true b = 10 != 3+4 || 15 = 2*4。 // b = true || false c = !( 10 = 2010 )。 // c = !( true ) ( a= + a )。 ( b= + b )。 ( c= + c )。 } } 在上面的程序中,表达式是由多种运算符共同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先执行小括号中的计算,再执行算术运算符,然后执行关系运算符,最后执行逻辑运算符。 读者可以根据注解语句的提示,写出运行结果并上机验证。 运算符和表达式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赋值运算符的作用是将数据赋给变量,其基本格式有 2种: 变量名 = 数据 变量名 1 = 变量名 2 …… = 变量名 n = 数据 其中,数据可以是一般的数据,也可以是表达式,但是变量的类型必须和数据的类型一致。 第二种格式用来一次给多个变量赋同样的数据。 此外, Java语言还提供了 5种算术和赋值运算符相结合的运算符来简化语句的书写,其形式和作用见书中的表。 运算符和表达式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的格式为: 表达式。 执行语句 1 : 执行语句 2 其中表达式可以是逻辑表达式,也可以是逻辑型数据,也就是说表达式的值只可以是 true或 false。 如果表达式的值是 true,则执行语句 1;如果表达式的值是 false,则执行语句 2。 例如:条件表达式 a。 b : c的运行过程是先计算变量 a的值,如果 a为 true,则整个表达式的值为变量 b的值,否则整个表达式的值为变量 c的值。 在下面的程序中,运用了条件运算符来进行数据运算。 读者可以根据注解语句的提示,写出运行结果并上机验证。 public class Op4 { 运算符和表达式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在下面的程序中,运用了条件运算符来进行数据运算。 读者可以根据注解语句的提示,写出运行结果并上机验证。 public class Op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a,b。 boolean c。 a = 20 15 ? 20 : 30。 // 因为 2015为 true,所以 a=20 b = 30 == a ? 10 : 20。 // 因为 30==a为 false,所以 b=20 c = b = 20 ? true : false。 // 因为 b=20为 true,所以 c=true ( a= + a )。 ( b= + b )。 ( c= + c )。 } } 运算符和表达式 位运算符和位表达式 使用位运算符可以进行位运算。 所谓位运算是指进行二进制数据的运算。 在系统软件中,经常要处理二进制数据,例如:将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数的数位向左移二位。 ( 1)左移运算符。 用来将一个数的各个二进制位左移若干位。 例如:b = a 2,表示将 a的各个二进制位左移两位,右边补 0。 如果 a = 10,即二进制数 00001010,左移两位后得到 00101000,即十进制数 40。 高位左移后溢出,舍弃不起作用。 在左移时被溢出舍弃的高位不包含 1的情况下,每左移一位相当于原数值乘 2。 在 Java语言中,用左移来实现乘法比乘法运算要快很多。 ( 2)右移运算符。 用来将一个数的各个二进制位右移若干位。 例如:b = a 1,表示将 a的各个二进制位右移一位,移到右端的低位被舍弃,最高位则保持原值不变。 如果 a = 10,即二进制数 00001010,右移一位后得到 00000101,即十进制数 5。 每右移一位相当于原数值除 2。 运算符和表达式 位运算符和位表达式 ( 3)无符号右移运算符。 用来将一个数的各个二进制位无符号右移若干位。 移出的低位被舍弃,高位补 0。 例如:如果 a=11101010,则 a 2的值为 00111010。 ( 4)“按位与”运算符 amp。 参加运算的两个数据,按二进制进行“与”运算。 如果两个相应的位都为 1,则该位的结果值为 1,否则为 0。 也就是说, 0amp。 0=0, 0amp。 1=0, 1amp。 0=0,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