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铃镇农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消费阶层等客观实际相适应的一种流通业态。 农贸市场是一个地区的窗口形象,它与其它商品市场一样作为生产者与经销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密切相联。 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其他商业设施的功能相比,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 搞好城乡农贸市场 建设 ,不但可提高一个城镇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对促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是商贸服务业为农业提供服务,畅通农副产品供求信息,扩大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农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消除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途径。 农贸 6 / 10 市场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和方便农民进入市场,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第三章 项目建设 规模及建设 内容 建设规模: 市场 占地面积 4500平方米, 钢架大棚 2100平方米,市场内部 通道及空地硬化 1200平方 米,厕所及管 理办公室建筑面积 ,停车场 350平方米, 市场容量 2500人,固定摊位 230个。 建设内容:土建工程、钢结构工程、排水工程、水电安装工程、消防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