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第2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和化内容摘要:
] 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 , 若 g 磷消耗掉 314 mL 氯气 ( 标准状况 ) , 则产物中 PC l3与 P 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 ) A . 3 ∶ 1 B . 5 ∶ 3 C . 2 ∶ 3 D . 1 ∶ 2 [答案 ] A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 解析 ] 一般来说题给数据信息有两个极端和一个中值,即可利用十字交叉法,其使用可简单理解成 “ 较大数减去中间数与中间数减去较小数的比值 ”。 十字交叉法只是能简化计算过程,不是解题的唯一方法。 n ( Cl) = 2 n ( Cl2) = L L m ol- 1 2 = m ol n ( P ) = g31 g m ol- 1 = m ol n Cln P= 根据十字交叉 : . 则 P Cl3与 P Cl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 1。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 方法点拨 ] 本题也可采用元素守恒法 : 设 n ( P Cl3) = x , n ( P Cl5)= y , 由 P 元素守恒 : x + y = g31 g m ol- 1 ≈ m ol …… ① ; 由 Cl 元素守恒有 3 x + 5 y = L 2 L m ol- 1 ≈ m ol …… ② , 联立之可解得 :x = m ol , y = m ol。 则 P Cl3与 P C l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1。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变式题 已知白磷和 O2可发生如下反应 : P4+ 3O2== = P4O6, P4+ 5O2== = P4O10。 某一密闭容器中加入 g 白磷和 L O2( 在标准状况下 ) , 使之恰好完全反应 , 所得到的 P4O6和 P4O10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 3 ∶ 2 B . 3 ∶ 1 C . 1 ∶ 1 D . 1 ∶ 3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 解析 ] 解法一 : 设 P4O6的物质的量为 x , P4O10的物质的量为y , 则 x + y = g31 g m ol- 1 4= m ol6 x + 10 y = L L m ol- 1 2 = m ol 解得 : x = m oly = m ol 即 :xy=13 [答案 ] D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解法二: “ 十字交叉法 ” 生成 1 m ol P4O6消耗 O2 3 m ol ,生成 1 m ol P4O10消耗 O2 5 m ol ,当 g 白磷 (P4) ,消耗 O2为 L ,即生成 P4O6和 P4O10时平均耗 O2为: L L /m ol g31 g/m ol 4= , =13,选 D。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 方法 4 讨论法 【 解题策略 】 讨论法是对比较复杂的试题中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化学试题 , 以化学概念 、 化学原理 、 反应规律为依据 , 运用题给条件对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分析 、 计算 、 讨论和推理 , 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解题方法。 讨论得出的结果不一定是唯一的 , 需要说明每一个结果的适用范围。 当题给条件不充分时常用讨论法求解。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常用的基本解题思路是: (1) 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有若干种可能结果,而题设条件未限定于某种结果时需要讨论求解; (2) 列方程组计算时,如果能列出的方程式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需要用讨论法求解; (3) 有些试题中,由于各阶段的反应物不同或反应物之间的量的关系不同,反应过程也不同,结果就不一样,这时需要分段讨论求解; (4) 对有关元素符号、化学式等进行推断时,当出现化合价不能简单确定的情况时需对其 ( 奇偶数、价数 ) 讨论求解。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此法常根据讨论和推理的形式不同而分为假设法 、 不定方程式讨论法 、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讨论法及不等式讨论法等几种类型。 解题模式 : 分析反应过程 → 列出各种可能的情况 → 找出反应区间 → 分区间进行讨论。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例 4 在一个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左边充 N2,右边充有 H2和 O2的混合气体 ( 如图 Z1 - 1 所示 ) ,在 20 ℃ 时,将右边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原来温度,若活塞离气缸左端的距离为总长的14,反应后停止于气缸的正中间 ( 忽略水蒸气 ) ,则原来 H2和 O2的体积之比为 ( ) 图 Z1 - 1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A . 一定是 4 ∶ 5 B . 一定是 5 ∶ 4 C . 一定是 7 ∶ 2 D . 可能是 4 ∶ 5 或 7 ∶ 2 专题一 │ 考向互动探究 [ 解析 ] 反应前 : 活塞两边的气体均处于 20 ℃ , 压强也相同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 , 右边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N2的 3 倍。 反应后 : 活塞两边的气体仍处于 20 ℃ , 压强也相同 , 根据阿伏加德。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第2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和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