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祛湿剂内容摘要:
, 湿热并重也可医。 方剂学 【 功用 】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 主治 】 湿热霍乱。 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剂学 【 方解 】 清 浊 相 干 湿 热 蕴 伏 升降失常:上吐下泻 气机不畅:胸脘烦闷 湿热内蕴 舌苔黄腻 脉象滑数 理气和中 清热化湿 君 臣 黄连 —清热燥湿 湿热下注:小便短赤 佐 使 厚朴 —行气化湿 菖蒲 —芳香化湿 半夏 —燥湿降逆 豆豉 山栀 芦根 宣清郁热 清热生津 除烦止呕 湿 热 霍 乱 方剂学 【 配伍特点 】 本方清宣燥化,辛开苦降并行,重在分解湿热之邪,恢复升降功能。 【 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湿热并重之霍乱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方剂学 当归拈痛汤 《 医学启源 》 方剂学 【 组成 】 羌活 半两( 15g) 防风 三钱( 9g) 升麻 一钱( 3g) 葛根 二钱( 6g) 白术 一钱( 3g) 苍术三钱( 9g) 当归身 三钱( 9g) 人参 二钱( 6g) 甘草五钱( 15g ) 苦参, 酒浸二钱( 6g) 黄芩 炒,一钱( 3g) 知母 酒洗,三钱( 9g) 茵 陈酒炒,五钱( 15g) 猪苓三钱( 9g) 泽泻 三钱( 9g) 【 方歌 】 当归拈痛泽猪苓, 二术羌葛苦茵芩, 参草知母升麻防, 风湿热痹此方寻。 方剂学 【 功用 】 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 主治 】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 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方剂学 【 方解 】 外 受 风 邪 湿 热 相 搏 湿性重浊:肩背沉重 湿热内蕴 舌苔白腻 微 黄 脉弦数 疏风止痛 利湿清热 肢节烦痛 风湿热邪 阻滞经络 湿热下注 脚气肿痛 脚膝生疮 人参 当归 —清热养阴 君 臣 羌活 —祛风燥湿止痛 佐 茵陈 —清热利湿 白术 苍术 —燥湿健脾 猪苓 泽泻 黄芩苦参 防风 升麻葛根 解表疏风 —清热燥湿 —利水渗湿 使 — 风湿热痹 知母 甘草 —调和诸药 益气养血 方剂学 【 配伍特点 】 表里同治,发散风湿与清热利湿相配;邪正兼顾,苦燥渗利与益气养血相兼。 【 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属湿邪偏重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方剂学 二妙散 《 丹溪心法 》 方剂学 【 组成 】 黄柏炒 苍术 米泔水浸,炒(各 15g) 【 方歌 】 二妙黄柏与苍术, 湿热痿痹此方主, 若云三妙加牛膝, 四妙薏苡再加入。 方剂学 【 功用 】 清热燥湿。 【 主治 】 湿热下注证。 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方剂学 【 方解 】 湿 热 下 注 证 筋脉驰缓 痹阻筋脉 湿热下趋 两足痿软 无 力 筋骨疼痛 足膝红肿 带下秽臭 下部湿疮 清热燥湿 君 黄柏 臣 苍术 佐 姜汁 —辛散外邪 苦以燥湿 寒以清热 药性趋下 辛散苦燥 燥湿健脾 方剂学 【 配伍特点 】 药只二味,燥清相配,药少力专,基础方剂。 【 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痿、痹、脚气、带下、湿疮等病证的基础方,其清热燥湿之力较强,宜于湿热俱重之证。 临床应用以足膝肿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方剂学 第 节 利水渗湿 : 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证。 : 常用甘淡利水药如茯苓、泽泻、猪苓等为主组方。 若水湿泛溢肌表者,酌配连翘、防己;湿阻气机者,酌配大腹皮、槟榔;气化不行者,酌配桂枝;中气不足者,酌配黄芪、白术之属。 方剂学 五苓散 《 伤寒论 》 方剂学 【 组成 】 猪苓 十八铢( 9g),去皮 泽泻 一两六铢( 9g) 白术 十八铢( 9g) 茯苓 十八铢( 9g) 桂枝 半两( 6g),去皮 【 方歌 】 五苓散治太阳腑, 泽泻猪苓白术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肿除。 方剂学 【 功用 】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 主治 】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 舌苔白,脉浮或脬数。 方剂学 【 方解 】 水湿内盛 气化不利 表邪未解:头痛发热 气化不利:小便不利 津不上承:渴欲饮水 输布失常:水入即吐 泛溢肌肤:水 肿 升降失常:吐 泻 水饮凌肺:短气而咳 温阳化气 利水渗湿 君 泽泻 —利水渗湿 臣 佐 茯苓 猪苓 白术 —健脾运湿 桂枝 助泽泻 利水渗湿 解散表邪 温阳化气 蓄 水 证 方剂学 【 配伍特点 】 本方利水之中,又可散表邪、助气化、健脾胃,使肺卫、膀胱均得以疏利,故药虽简而寓理深厚。 【 辨证要点 】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 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方剂学 【 典型病案 】 李某,女, 49岁, 1994年 10月 6日初诊。 患者全身浮肿,周身有紧胀感 6a余,时发时消,时轻时重,遇情志不畅而加重。 西药利尿剂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经检查尿、大便、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均属于正常范围,血浆蛋白亦正常, X线、心电图、 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诊为特发性水肿。 查体见双下肢光亮,按之没指,全身浮肿,胸腹胀满,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水肿”,气滞兼脾虚型。 方剂学 处方:肉桂 9g,茯苓 20g,白术 12g,泽泻 10g,猪苓 10g,柴胡 9g,当归 9g,白芍 15g,乌药9g,槟榔 12g,黄芪 30g,生姜 10g。 每天 1剂,服 2周后,水肿基本消退,全身症状亦减,又守方继服 2周,诸恙告愈。 后给予更年康与人参归脾丸以善其后。 [刘华峰 ,杜玉秀 .五苓散临证运用举隅 .河南中医 .2020。 (24) 2 : 13 ] 方剂学 猪苓汤 《 伤寒论 》 方剂学 【 组成 】 猪苓 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碎,各一两(各 10g) 【 方歌 】 猪苓汤内有茯苓, 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 滋阴利水症自平。 方剂学 【 功用 】 利水,养阴,清热。 【 主治 】 水热互结证。 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方剂学 【 方解 】 水热互结证证 气化不利 内扰心神 心烦不寐 水逆肺胃 咳嗽呕恶 水注大肠 下 利 脉 象 细 数 君 猪苓 —淡渗利水 臣 佐 泽泻 茯苓 滑 石 —利水清热 阿胶 利水渗湿 滋阴润燥 止 血 热灼阴津 津不上承 舌红苔白 阴虚内热 小便不利 发 热 口渴欲饮 利水养阴清热 方剂学 【 配伍特点 】 本方利水渗湿与育阴清热配合,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 【 辨证要点 】 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而兼阴虚之证。 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方剂学 类方鉴别。第15章祛湿剂
相关推荐
Inter 或网络连接来连接到邮件服务器时, SMTP 服务将提取电子邮件,并通过 Inter 将其传送到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 POP3 电子邮件客户端 POP3 电子邮件客户端是用于读取、撰写以及管理电子邮件的软件。 POP3 电子邮件客户端从邮件服务器检索电子邮件,并将其传送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上,然后由用户进行管理。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
割 据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武装斗争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政权建设、经济建设 战略阵地 中心内容 前提和保障 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 农 20% 15% 贫 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二、寻找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中国共产党的十年探索 运动战指的是依托较大的作战空间
改善競爭的規則。 與競爭者合作。 169。 2020 Prentice Hall 1516 多 層 優 勢 公司有廣泛的優勢組合時期競爭風險 透過多層優勢的建立公司可確保成功 建立多層優勢的過程 , 顯示公司如何在價值鏈中移動 , 進而增強其競爭優勢 169。 2020 Prentice Hall 1517 尋找競爭者的弱點 此法是利用競爭者的弱點 ﹐ 尤其是當競爭者集中力量於: – 區隔市場。
第 19届国际麻风大会个人注册教程 • 请选择 汇款方式及注明发票抬头 ,支持支付宝在线支付。 若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参会者的 “姓名、付款识别码”。 若一笔汇款为 2人以上缴纳金额,请在备注中写明, 开具几张发票,每张发票对应的姓名。 • 选择在线支付(支付宝)请点击“缴费信息确认” 第 19届国际麻风大会注个人册教程 • 支付宝在线缴费请继续点击“确认付款” 第 19届国际麻风大会个人注册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