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20xx年内容摘要:

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 顾炎武 《 日知录 廉耻 》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 顾炎武 《 亭林文集 华阴王氏宗祠记 》 (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 2分) (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 5分) (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江苏真题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 今之所谓理学, …… 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 …… 又日:“ 《 论语 》 ,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 顾炎武 《 亭林文集 与施愚山书 》 请回答: (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 3分) (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 2分) (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2020天津文综 3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 “世间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