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中学20xx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内容摘要: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2020年学业水平测试 2)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4.( 2020•江苏 •2)《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 运用提升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 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 从政治上看 “ 秦,虽死犹存 ” 主要是指 、货币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测试要求 】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历年考点】 08年 2题:监察制 09年 3题:选官制 11年 3题:三省六部 13年 4题:察举制 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 郡县、封国并存。 汉武帝在平定 “ 七国之乱 ” 的基础上,颁布 “ 推恩令 ” ,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了解汉朝的 郡国并行制 ( P12) 理解 唐朝三省六部制 ( P14 ) 【 要求 】 哪三省。 哪六部。 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如何运行的。 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对当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1)内容: 三省: 、 、 , 职责: 、 、。 尚书省之下设六部: 、 、 、 、 、 部。 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作用: ①三省长官都是 _____,相权 _____。 三省相互 __________ ,削弱了 ___权,保证了 _________。 ②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________,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中书 门下 尚书 决策 审议 执行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宰相 分散 牵制和监督 相 皇权的独尊 重大创造 中书省 → 门下省 → 尚书省 宋朝 分割宰相权力 的举措 ( 1)目的: 加强君权,削弱相权。 ( 2)措施: 设立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 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3)作用: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理解元朝的 行省制度 ( P13) 【 要求 】 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 在哪些地方实行。 对当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1)目的: 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 ( 2)内容: 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 、 、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立。 ( 3)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但受中央直接控制。 ( 4)影响: ①便利了中央 对地方 的管理,加强了 ,巩固了 ; ②它是中国古代 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的开端。 河北、山西、山东 路 府 宣慰司 中央集权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地方行政 省制 理解我国古代 选官制度 的变化( P1415) 【 要求 】 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实行什么样的选官制度。 各有什么影响。 朝代 选官制度 选官依据 汉朝 魏晋 隋唐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孝、廉 (才德) 依靠门第,不注重才能 科举制 (科举考试) 才 能 科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