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海岸雅居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一)、土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室内试验 为查明场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各土层分层采取了土样进行室内土工实验,试验成果见附件 1“土工试验结果表”,并对各性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详见附表 2 “土层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 阳光海岸雅居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6 现场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对区内各岩土层进 行了分层现场原位测试(动探试验),并对各岩土层试验击数(修正后)进行了数理统计,详见附表 3。 原位测试统计成果汇总表(修正后) 表 3 土层 试验类型 统计个 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μ 标准差 σ 变异系 数δ 统计修正系数γ 标准值φ ②残积土 6 6 ③ 1 层强风化板岩(上段) 9 9 ③ 2 层强风化板岩(下段) 64 11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对区内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采取了样品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其试验成果进行了数理统计,详见表 4。 岩石抗压试验统计表 表 4 岩土名称 试验状态 统计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 数 标准值 中风化 板岩 饱和 55 各岩土层承载力 根据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成果,现场原位测试,野外岩心观察并结合地区勘察、建筑经验,提供各岩土层承载力,见表 5: 各岩土层承载力统计表 表 51 岩土层号 及岩性 地基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ES(MPa) 凝聚力 C(KPa) 内摩 擦角 φ(度) 变形 模量 E0 依土工 试验 依原位 测试 特征值 ①素填土 Q4ml 未完成自重固结不提供承载力 ②残积土 Q3el 240 210 ③ 1 强风化板岩 Pt2sh1 360 320 ③ 2 强风化板岩 Pt2sh1 440 380 ④ 中风化板岩 Pt2sh1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 ,平均值 ,标准值。 注:本表中承载力特征值为估算值,需通过现场载荷板试验确定。 各土层有关桩的设计参数 表 52 岩土层号 及岩性 钻孔(旋挖)灌注桩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si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 Kpa Kpa ①素填土 Q4ml 10 ②残积土 Q3el 65 ③ 1 强风化板岩 Pt2sh1 130 1400 ③ 2 强风化板岩 Pt2sh1 140 1600 ④ 中风化板岩 Pt2sh1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 ,平均值 ,标准值。 说明: 表中桩端阻力、侧阻力数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xx)得,用于单桩承载力预估,当桩径大于 D=800mm时应按尺寸效应系数进行折减,可查表。 鉴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建议先做成桩试验和试桩,单桩承载力应由 静载试验或可靠的动测方法确定。 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xx)表 ④中风化板岩的极限侧阻力按 300KPa、极限端阻力可按 4000KPa进行估算。 (二)、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 1)、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钻探 揭露 结果显示,拟建场地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通过,勘察过程也未发现有断裂形迹,不必考虑活动性断裂的影响。 拟建场地西面边坡相对高度 ~,岩性主要为强风化板岩,岩体破碎,易产生危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建议进行边坡支护,同时做好坡顶、坡体、坡脚的排水工作。 场地中北部有一沟谷,两侧为分水岭,已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在此处搭建排洪道等排导措施。 ( 2)、工程建设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分析 阳光海岸雅居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7 根据场区地形地貌及勘察资料综合分析,拟建场地内无活动断裂带,钻探深度范围土层内未见土、空洞等不利工程因素,原始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场地稳定性较差,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较适宜本工程建设。 场地地震效应和场地类别评价 ( 1)、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江西 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特征周期值为。 ( 2)、勘察场地土类型及类别: 本次场地选择 10 孔,分别为 ZK ZK ZK1 ZK1 ZK3 ZK3 ZK ZK4ZK8 ZK90 进行土层钻孔剪切波速试验见附录附件 5。 根据波速测试成果: 据测试结果,本场地等效剪切波速 Vse 在 ~(详见波速 测试报告) , 其中 1 18楼 为中 硬 场地土 , 4楼为中软场地土 ;由于场地覆盖层厚度 在 ~ 之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xx) 中规定,该建筑场地类别属于 Ⅱ 类 ,属抗震一般地段。 ( 3)、地震液化: 拟建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域, 且无可液化土层, 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场地分析与评价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现已基本整平。 标高在~(黄 海高程系)之间, 住宅177。 高程在 ~ 之间。 根据其工程特性,对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 ①层素填土( Q4ml):分布于部分场地,稍湿,松散,新近回填,填筑时间 3~5年,未完成自重固结,压缩性差,工程性质差,承载力低,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② 层残积土( Q3el): 呈层状分布于局部场地 ,稍密状,工程性质一般,承载力较一般,厚薄不一,部分区域与强风化板岩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若采用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宜作为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 ③ 1 层强风化板岩(上段)( Pt2sh1): 呈层状分布于部分场地 ,工程性质较较好,承载力较高,其下为③ 2 层强风化板岩,是良好的下卧层,可作为各拟建物的浅基础持力层。 ③ 2 层强风化板岩(下段)( Pt2sh1):分布于大部分场地内,工程性质较较好,承载力较高,其下为④层中风化板岩,是良好的下卧层,可作为各拟建物的浅基础或桩基础持力层。 ④中风化板岩( Pt2sh1):全场地分布,属软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 工程性质好,承载力高,可作为各拟建物的桩基础持力层。 场地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根据拟建建筑物设计整平标高及场地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 高层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均选择场 区③ 2 层强风化板岩(下段) 作为持力层,阳光海岸雅居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赣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8 属同一地貌单元、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以 ZK ZK3 号钻孔③ 2 强风化板岩(下段)为例, ZK1 号钻孔 变形模量为 , ZK3 号钻孔 变形模量为 ,Es( )< K( )。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xx)中第 节判定,拟建建筑物的地基为均匀地基土。 地下水及土质的腐蚀性评价 为了查明场区 内地下水及土质的腐蚀性,分别采取了 2 组地下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 ZK70、 ZK94)、 2 组土腐样( ZK4 ZK92)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