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及设计ⅱ内容摘要:

磨合期, 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到来。 Ⅰ  跑合磨损 (磨合 )阶段 Ⅱ  稳定磨损阶段 Ⅲ  剧烈磨损阶段 说明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2.表面疲劳磨损 原因 : sH 的反复作用 现象: 金属表面产生麻点、麻坑,又叫点蚀 措施: 提高 [σ]H ;提高表面质量;提高硬度; 提高润滑油的黏度、加入极压添加剂。 二.磨损机理(或分类)主要四种基本类型 1.粘附磨损 原因: 轮廓峰塑变成冷焊结点而粘着 现象: 轻微磨损、涂抹、划伤、撕脱、咬死 措施: 限制温度、压强;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添加剂;摩擦副的材料;提高表面质量、跑合。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3.磨粒磨损 原因: 灰尘、杂质等硬颗粒 现象: 较软表面的沟纹 4.其它类型: ◎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流体磨粒磨损和流体侵蚀磨损。 措施: 提高表面质量与硬度;提高润滑油的清洁度 小结 磨损的类型随工作条件的改变而转化,实际上大多数的磨损是上述磨损型式的复合型式。 如微动磨损就是典型的复合磨损,粘附磨损与疲劳磨损而产生的颗粒会引起磨粒磨损。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一.概述 A.润滑的作用: 1.降低摩擦、磨损 2.防锈 3.冷却 4.缓冲吸振 5.密封 167。 43 润 滑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B.润滑剂的种类:主要有四大类 1.液体润滑剂:各种润滑油(植物油、 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 2.半固体润滑剂:各种润滑脂 3.固体润滑剂:石墨、二硫化钼 4.气体润滑剂:各种气体(空气、 CO2)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C.润滑剂的主要指标 1.润滑油的粘度 (1)分类 ∶ 主要分为三类 Ⅰ .动力粘度 η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动力粘度 η: 牛顿的粘性定律 yAFAFtt式中: τ—— 油层之间的剪应力 —— 油层沿 y方向的速度梯度 v—— 油层速度 “ ”—— 表示 v随 y增大而减小 η—— 动力粘度 国际单位: pas(帕 秒 ), 物理单位: p(泊 ), cp(厘泊 ), 1 pas =10p=1000cp 211 msNp a yv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 smcmkgsp a 23 )()( Ⅱ .运动粘度 ν: ● 物理单位 : st(斯 ) cst(厘斯 ) stc s tsm 462 10101 ● 润滑油的牌号 : 旧标准 : GB443— 64规定,以 50 oC或 100 oC的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划分等级,确定牌号。 新标准 : GB3141— 82规定,以 40 oC的运动粘度中心值分级 例 : 32号润滑油的含义如何。 sm1032smm32: 262c40 答Ⅲ .条件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