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ohsms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要有统计分析法、表格法 (鱼刺图、初步危险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故障模式影响严重度分析 )、工程逻辑法 (故障模式影响严重度分析 )、人机工程分析法及其他分析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等 )。 c. 关于安全评价建模过程中数据处理新方法的采用。 采用现代控制论中的数量化理论处理小子样、大干扰的问题,又如采用现代决策技术中的层次分析法解决危险控制因素考评表中各考评因素的权重赋值的 问题。 C. 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以班组安全建设为基础危险源管理是以危险辩识、危险控制、综合评价为中心内容,因此是改变安全管理工作被动局面,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可行途径。 数据库 Check Act Plan Do 第 14 页 共 57 页 D. 注重所提模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模式推广应用的必要保证。 不考虑企业当前实际,照搬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是不可取的。 所谓实用性,是指模式所提管理方法对企业有关工作具有针对性,并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所谓可操作性,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有关工人通过适当的培训学会使用模式所提管理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 现代化安全 管理模式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差别 现代安全管理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有安全哲学原理、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协调学原理、安全思维模式的原理、事故预测与预防原理、本质安全技术、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 PDCA循环法、危险控制技术、安全文化建设等。 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是相对于当前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换式而言的。 二者在总体思路和具体作法上存在一些原则性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前者是以危险源的控制为安全管理的中心,主要着眼于危 险预测和预控,具有主动性和鲜明的动态特征。 后者以伤亡事故管理为安全管理的中心,主要着眼于事故预防和处理,具有相对被动和静态的特征。 ( 2) 前者以系统辨识、系统控制、系统评价为主要手段,着眼于系统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全面调动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将安全管理目标落到实处。 后者主要依靠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考核等手段,基本是依靠安全管理人员的有限努力去争取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 3) 前者注重对安全管理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实时反馈。 后者主要重视对伤亡事故信息及部分安全检查信息的收集、处理, 其应用程度有限。 第 15 页 共 57 页 3 OHSMS 体系 OHSMS 的 基本介绍 OHSMS 的基本涵义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Safetyamp。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OSHMS)是 80 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OHSMS 关注的主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对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的影响,关注的焦点是人。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雇员和其他人员职业安 全健康的风险,改善企业行为、提高企业效益,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HSMS)是用人单位全部管理体系中专门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部分,它规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应明确承诺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承担义务,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制度、程序、过程和资源。 OHSMS 产生的背景 早在关贸总协定( 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中就提出:各国不应由于法规和标准差异而造成非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 采用国际标准。 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996 年 9 月在召开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HSMS)标准国际研讨会上希望形成 OSHMS 国际标准未果,但众多经济发达国家认为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涉及到劳工权益、国家利益及主权等问题,因此都在建立自己的 OSHMS 标准。 在 1999 年 4 月在巴西召开的第十五届世界职业安全健康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 ILO)提出将像贯彻ISO9000 和 ISO14000 一样依照 ILO 的 155 号公约和 161 号公约等推行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和推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这表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化问题成为继 质量管理、环境管理标准化之后世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化问题。 20xx 年 6 月,在国际劳工组织( ILO)第 281 次理事会上,( ILO)理事会审议、批准印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 ILOOSH20xx),使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成为安全生产领域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我国近几年来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近几年来,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每年都在 10 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死亡 300 人,伤 1000 人;重特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第 16 页 共 57 页 大量的事故隐患依然存在;企业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 以 20xx年为例, 全国工矿企业共发生职工伤亡事故 11382 起,死亡 12454 人,其中发生一次 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64 起,死亡 1328 人。 其中矿山企业死亡事故 4371 起,死亡 7492 人,非矿山企业死亡事故 7011 起,死亡 4962 人。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 50 多万个厂矿、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 2500 万人以上。 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还给个人、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初步估算,我国近几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近 800亿元。 在每年的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 ,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经常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工伤事故与职业病成为一些国际组织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的借口。 而且,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劳工标准纳入了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范畴。 在这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 ILOOSH20xx)》的要求,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 20xx 年 12 月 20 日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公告(原国家经贸委 20xx 年第 30号公告),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 在职业安全健康管 理体系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 OHSMS 的适用范围,即:本规范适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组织: ( 1)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效消除和尽可能降低职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可能遭受的与组织活动有关的风险; ( 2)实施、维护并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3)保证遵循其声明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 4)向社会声明其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原则; ( 5)谋求外部机构对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证和注册; ( 6)自我评价并声明符合本规范。 因此,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适用于所有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加工业等。 它是针对职业安全健康 ,而不是针对产品安全和服务安全。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针对现场的,它适用于任何组织或部门在特定的生产活动现场进行。 第 17 页 共 57 页 OHSMS 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OHSMS 的主要内容 OHSMS 包括方针、策划、计划与实施、评价和改进措施五大方面的内容和 17 个基本要素,其基本思想是实现体系持续改进,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 PDCA(计划、实施、监测、改进)循环活动,使体系始终保持了持续改进的能力,并通过对体系的不断修正和完善,从而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它损失的目的。 OHSMS 的核心内容是方针、计划、实施、审核、改进这五个方面的要素,这五个要素又细分为 17 个基本要素。 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 2800120xx)(一下文中简称OHSMS)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范围,是对标准的意义、适用范围和目的作概要性陈述。 第二部分是术语和定义,对涉及的主要术语进行了定义。 第三部分是OHSMS 要素,具体涉及 18 个基本要素 (6 个一级要素, l5 个二级要素 ),这一部分是OHSMS 试行标准的核心内容。 表 31 列出了要素的条目。 其中 2 个一级条目和 15 个二级条目 构成 OHSMS 完整的 17 个体系要素 : 表 31 OHSMS要素 一级要素 二级要素 一般要求 —— 职业安全卫生方针 —— 实施与运行 机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 交流;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运行控制;应急预案响应 检查与纠正措施 绩效测量和检测;事故、 事件、不符合、纠正与规范措施;记录和记录管理;审核 管理评审 —— OHSMS 的核心要素 OHSMS 的核心要素是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 《规范》中要素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 ”是 OHSMS 的核心内容,是 OHSM 管理 的基础工作,也是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 按照 OHSMS 要求,管理组织应对本单位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辨识组织内部存在的危险源,控制其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 OHSMS 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第 18 页 共 57 页 险控制策划、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绩效测量与检测这些要素是体系的一条主线,其他要素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起到了支撑、指导、控制这条主线的作用。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 17 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这一有机整体。 因此,为了正确把握每个要素,只有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体出发,剖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才能够深刻理解每个要素在整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领会每个要素的本质内涵。 一般来说,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中,职业安全方针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总方向和宗旨。 由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主线,其过程和输出是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而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最起码 的要求,也是组织最基本的法律义务。 因此,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包含至少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体现组织自身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面的特点,并适合组织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同时,为了体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向上的精神,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包含持续改进的承诺。 虽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统领和指导组织的一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但还必须通过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得到落实。 目标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具体化,是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每一个面可测量的具体指标,而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具 体部署和行动安排,是目标的实施计划。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开端,它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源控制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建立了明确而明显的联系。 总之,实施主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并持续改进的过程,实施主体的最高管理者必需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执行管理评审,根据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检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及其他要素,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上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可用一简单逻辑图示,如图 31所示。 第 19 页 共 57 页 图 3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以上工作主要包括 3个方面的内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危害辨识包括:历史事故统计总结、危险因素和危险源清单、危险(或危害)的范围及影响对象。 风险评价包括:危险(或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危险(或风险)的后果形式、风险的大小或等级等。 风险控制措施(或计划)包括: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工作程序、作业指导书及各项 规章制度,预防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等。 按照体系要素的要求,企业组织建立自己的 OHSMS时,首先要对本单位 OHSMS的现状进行初始状态评审,这包括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全部工作。 其次,由于可能的新增危险源或危险因素状态发生变化,必须定期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更新和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 次 [5]。 企业推行 OHSMS 的作用与意义 ( 1) 有利于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隐患,保障职工安全健康 通过建立实施 OHSMS,对组织所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风险(隐患)和安全事故风险 (隐患)进行有效的辨识、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来进行组织和生产,可以明显提高组织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目标 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应 急 预案与响应 绩效 测量 和监测 职业健康 安全方针 法律与 其他 要求 机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和能力 协商与交流 文件化文件和资料控制 事故、事件、 不符合、 纠正和 预防措施 记录和 记录管理 审核 管理评审。钢铁企业ohsms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