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报告的撰写内容摘要:

说明实验设计 , 包括实验程序及步骤 ( 客观地叙述怎么做的 、 而不是陈述想怎么做 ) 、 研究条件及被试分组等 , 并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 , 以及研究仪器或设备。  使用行动研究法 , 需说明:问题 → 计划 → 实施→ 反思 → 再计划 → 再实施 → …… 的过程。 ( 4)明确操作定义。 即对研究变量的概念下操作性定义,以限定范围  《 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研究 》 , “ 质量 ” 和“ 效益 ” 属变量概念。 “ 质量 ” 是仅指学生在校内表现的德、智、体方面的全面质量,还是包括初中毕业升学、就业后的适应情况的质量; “ 效益 ” 是指办学效益、教育效益、还是社会效益。  《 农村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研究 》 课题的含义表述: “ 本课题中的 ‘ 儿童 ’ 是指一个人从出生(新生儿)到成熟(青年初期)这个时期而言,本课题中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诸方面的体验、描述和评价的总和,是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透视,全面地考察农村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次性的研究所能涉及的。 本次研究仅限于初步考察农村中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内容、水平和发展的特点。 ”  《 低年级作文两种不同教学程序的效果比较 》 , 所谓作文的 “ 不同教学程序 ”是 ( 操作模式 ) : 传统做法:先指导 后讨论 再写作 试验做法:先讨论 后指导 再写作 (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下例是 《 900名中学生交友和社交活动的调查研究 》 中关于研究材料的表述:  “ 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广泛听取部分中学领导和有经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编制问卷题,经过预测后:进行正式测试。 问卷共分五类十二个方面: 识(对交友认识和对社交活动认识); 第一要好朋友的分布范围; (学习水平、道德水平、年龄、性别期望); 动内容;。 问卷中,除对社交活动改进建议属开放性问题,交友原因和交友活动内容为重要秩序排列外,其余均为多项选择。 ” ( 6)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  主要描述研究时间和步骤。  往往融入其它内容中,不宜呆板。 4.研究的结果  ( 1) 说明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后 , 分别列出研究结果。 要用最易于理解的方式 、 且看起来比较舒服的方式呈现结果 , 做到:让即使没有兴趣的人也能够一目了然。  ( 2) 必要时对结果作扼要分析 , 尤其是统计分析。  ( 3) 避免用文字重复表中或图中的内容。 5 .讨论和结论  ( 1)对结果中的新发现或重要发现进行讨论,说明你的假设是被结果支持了还是被否定了。  ( 2) 比较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的异同点 、说明本研究结果是否被以往的研究所支持 , 并分析原因。  ( 3)评价本研究(包括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本研究结果的用途)或进一步研究设想。 6.参考资料和附录 教育科研成果是前人工作的继续和发展,是教育科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晶。 因此,撰写研究报告引用别人的材料、数据、论点等要注明出处,以示作者严谨的治学作风,同时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 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 ② 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等。 [1]乌美娜 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高利明,教育技术的 AECT定义及其启示,电化教育研究, 1995( 1) 附录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1)研究中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录。 ( 2)研究过程中收集积累的重要的原始资料。 ( 3)研究中所采用的工具、手段、设备。 五、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与成果报告的区别  《 工作报告 》 的基本格式 ( 对研究工作的事务性说明 , 非学术性论证 ) ⒈ 课题的产生 ⒉ 课题研究的运作 各阶段研究实施概况 ( 主要事件及相应效果 ) ⒊ 研究工作大事纪要 《 研究报告 》 的基本格式  ⒈ 问题的提出  ⒉ 课题的界定  ⒊ 课题的论证 ( 政策 、 理论 、 实践 )  ⒋ 主要研究过程  ⒌ 研究成果 ⑴ 理论认识成果; ⑵ 操作性成果: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 方式方法 、 途径 、 措施 、 策略等。  ⒍ 研究效果分析 ( 学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