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管理内容摘要:
存在各种规章制度、预案以及卫生防病记录不完善的情况 集中体现在各保健医无行医资质,保健医多为兼职;不重视手足口病宣传教育工作 卫生记录登记不规范,多无规范化卫生记录登记本 传染病管理 管理制度 晨午检 消毒隔离 因病缺勤追访 传染病报告(流程图) 报告流程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 地段保健科 区疾控中心 教委体美科( 幼儿园 ) 保健所 ( 中小学 ) 传染病管理 预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20版) 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预案 传染病管理 卫生记录 出勤表 消毒记录(含紫外线消毒) 晨午检记录 因病缺勤随访记录 疫情处理记录 小 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 CoxA16 CoxA 10型 CoxB 5型 肠道病毒 EV71型( 1998,台湾) 埃可病毒 病例定义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 A组 16型( CoxA16)、肠道病毒71型 (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 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 丙类 传染病 卫生部, 2020 试题 临床特征 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可有低热或不发热。 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此点与疱疹性咽峡炎不同,溃破后成浅溃疡,于 1周内自愈。 局部淋巴结多不肿大。 皮疹可先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圆形。手足口病管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打开解压缩的软件后,会看到以上3个图标,其中红框的两
进入下一步 点击“ Install”开始安装 这期间不要操作 点击 Finish,完成英文版安装 随后会出现如下界面,单击 OK 出现此界面后,直接关闭即可 然后,先右上角将英文版软
打击假冒伪劣耗材专题座谈会总结
分局队长 27 张丽珍 中山稽查分局大队长 28 梁培连 中山稽查分局一队大队长 29 袁海峰 惠州市稽查分局大队长 30 骆承栋 惠州市稽查分局科员 31 刘哲辉 珠海市稽查分局副局长 32 林建明 珠海市稽查分局大队长 主要会议内容 • ISIWG及各会员公司介绍在广东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 省 TSB以及各市级 TSB介绍各自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处理 :切口已出现早期感染症状时 , 采取有效 措施加以控制 , 如勤换敷料 、 局部理疗 、 有效应用抗生素等。 己形成脓肿者 , 及时 切开引流。 争取二期愈合。 必要时可拆 除部分缝线或置引流管引流脓液 , 并观 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三 )切口裂开 多见于腹部及邻近关节处。 腹部切口裂开 常发生于术后 1周左右 、 在突然增加腹压 , 如起床 、 用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