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管理内容摘要:

存在各种规章制度、预案以及卫生防病记录不完善的情况  集中体现在各保健医无行医资质,保健医多为兼职;不重视手足口病宣传教育工作  卫生记录登记不规范,多无规范化卫生记录登记本 传染病管理 管理制度  晨午检  消毒隔离  因病缺勤追访  传染病报告(流程图) 报告流程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 地段保健科 区疾控中心 教委体美科( 幼儿园 ) 保健所 ( 中小学 ) 传染病管理 预案 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20版)  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预案 传染病管理 卫生记录  出勤表  消毒记录(含紫外线消毒)  晨午检记录  因病缺勤随访记录  疫情处理记录 小 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 柯萨奇病毒  CoxA16  CoxA 10型  CoxB 5型  肠道病毒  EV71型( 1998,台湾)  埃可病毒 病例定义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 A组 16型( CoxA16)、肠道病毒71型 (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 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 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 丙类 传染病 卫生部, 2020 试题 临床特征  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 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可有低热或不发热。  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此点与疱疹性咽峡炎不同,溃破后成浅溃疡,于 1周内自愈。 局部淋巴结多不肿大。 皮疹可先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圆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