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迟发型心脏压塞2例分析内容摘要:

发型心脏压塞。  返回病房之后发生的急性心脏压塞,称为迟发型心脏压塞。  迟发型心脏压塞常发生在介入性操作后数小时,也有人报道它可在操作结束 24 h 后才出现临床表现。  病例 1出现在术后 6小时,病例 2出现在术后 4小时。  根据多普勒超声测量心包脏、壁两层间液性暗区的距离,把心包积血分为:大量积液宽度> 1 cm、中等量积液宽度 ~1 cm、少量积液宽度< cm。 讨论: 临床表现  迟发型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有急有缓,取决于心脏、血管穿孔大小及损伤的严重程度,心包积液增长快心脏压塞表现就显著。  有的患者由于心包自身顺应性较差,即使较小量的积液也可引发心脏压塞。  迟发性心脏压塞往往出血量并不大,但是即使出血量仅仅在 150300 ml,也会引起严重的循环衰竭。  可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多汗及血压降低等。  该 2例病人均以胸闷、多汗为首发表现。 讨论: 临床表现  迟发型心脏压塞的早期表现是心率突然降低而不是加快。  该 2例病人出现症状时心率均减慢。 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心包积液刺激心包产生迷走神经反射有关。  应注意除外血管迷走性反射。 讨论: 诊断  迟发型心脏压塞患者中出现奇脉、心音低钝等临床体征,对诊断并不具有特异性。  采用急诊床旁多普勒超声检测更有诊断价值,通过检测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较准确地测量积液量及定位,以指导心包穿刺引流术。  患者后期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如经动态监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