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统计过程控制在阜新永顺达机床配件有限公司中的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序控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 1)进行 SPC 方法的培训。 1) SPC 的重要性。 2)正态分布的基本统计理论。 3)质量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重点是控制图理论。 4)制定工序流程图和工序控制标准的方法等。 ( 2)确定关键因素 10 1)对每道工 序都要进行分析(可用因果图),找出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可用排列图)。 2)找出关键因素后,列出工序流程图,即在图中按工艺流程顺序将每道工序的关键列出。 ( 3)提出控制标准 1)对每个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2)对每个关键因素确定控制标准,并填写工序控制标准表。 ( 4)编制操作手册。 将工序控制标准编制成明确易懂、便于使用的操作手册,供各道工序使用。 ( 5)工序过程监控。 主要应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监控。 通过监控,能够清楚地了解关键因素是如何受控的。 根据监控实践,对操作手册进行修改。 ( 6)工序诊断和控制 1)可以运用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如七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 2)也可以应用工序诊断理论,对工序进行分析与诊断。 3)根据分析和诊断结果,采取措施对工序实施控制 ]4[。 的 常用 统计 工具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有七个, 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 因果图、 直方图、 散布图和控制图,即“ QC 七种工具”。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分层法 分层法也称分类法或分组法。 它是将质量数据归类整理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在生产过程 中,造成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所收集的质 量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了真实地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将收集到 的大量质量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了真实地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将收集到的大量质量数据按其来源进行分类后,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就称分层法。 分层法是分析质量影响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它能将杂乱无章的数据和错综复杂的因素按不同的分类目的、性质、来源等加以分类,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以便抓住主要矛盾,找到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分层法可以和质量管理中的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形成分层排列图、分层相关图等, 11 以提高分析研究的 效率和质量。 调查表 调查表也称 检查表, 它是收集和整理质量原始数据的一种表格。 因产品对象、工艺特点、调查目的和分析方法等不同,起调查表的格式也不一样。 常用的调查表有:不合格项目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工序分布调查表等。 排列图 排列图又称为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 利用排列图,可以快速地从影响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 排列图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提出来的,他用该图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时,发现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的财富,从而总结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 多数”这一客观规律。 朱兰博士把该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 中。 他认为,影响一个质量问题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总有少数因素对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关键的少数”,如大多数废品是由少数人造成的 ,大部分设备故障是由少数几个原因引起的等等。 我们解决质量问题,如果能有效地掌握“关键的少数”,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果图 因果图是分析质量问题预期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因果图又称为树枝图、鱼骨图或石川馨图,它是日本质量管理学家石川馨首先提出来的,它在质量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 因果图的主干表示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操作者、机器、原材料、方法和环境表示造成质量问题的五大要素,称为大原因;每个大原因可能包括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下还可能有小原因或更小的原因等。 利用因果图可以分门别类地将影响质量的各种原因全部找出来,并在图上一目了然地表示清楚。 12 图 1— 1 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 也称线条图 ,是对定量数据分布情况的一种图形表示,由一组直方柱组成,适合于对大量计量数据进行整理加工。 直方图通过对收集到的貌似无序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反映出产品质量数据的分布特征、过程能力指数等,并能判断 和预测产品的质量状况及不合格率。 直方图给出的是测量结果的实际分布图。 标准的直方图呈现正态分布,中央有一顶峰、左右对称。 若所绘的直方图不符合这一特征就是存在异常,则要分析原因,以便采取措施。 散布图 散布图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的一种图形,由分布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构成 ,如图 1— 2 所示。 它可以显示两个因素质量的相关性,用于分析两个测定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直观简便的优点。 通过作散布图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直观地观察,不但可以得到定性的结论,而且可以通过观察剔除异常数据,从而提高用计算法估算相关程度 的准确性。 小原因 中原因 主要原因 质量问题 13 图 1— 2 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来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 状态的一种图形工具 ,如图 1—3所示。 它通过监视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随时间波动的情况,判定工艺过程 中是否出现异常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工艺过程的质量状态得到控制。 控制图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在 20世纪 20年代后期首创的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至今已成为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应用控制图时,首先通过抽样检验,测量需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值数据,并用点描在控制 图相应的位置上,这样便得到 一系列坐标点,再将这些点用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反映质量特性值随时间波动状况的折线。 通过分析质量折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以及折线与三条控制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便可以知道工序的质量状态。 控制图的基本功能是利用抽样检验的样本数据区分析、判断工序的质量状态,以预防工序失控,减少工序波动和不合格品的产生。 图 1— 3 上 控 制界限 (UCL) 中心 线(CL) 下控制界限 (LCL) y x 14 3 永顺达机床配件公司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阜新永顺达机床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的机械设 备加工企业 ,坐落于东北老工业基地 辽宁的一个西北部城市 —— 阜新。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公司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很多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与大型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20xx 年 8 月公司正式成立,经过两年的摸索,在 20xx 年正式踏上正轨, 公司主要 生产加工机床配件、 动力转向泵 主轴 、 齿轮、机械模具、机床附件 等。 近几年,由于 汽车 行业的迅速发展, 公司开始涉足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接收一些公司的外协订单,生产动力转向泵主轴。 为生产合格的主轴,公司引进了 新的设备和生产线。 在最初的几年,由于对新设备使用还存在问题,各方面都处于磨合期经验不足,生产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销量也不大,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很大问题。 在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整个市场也逐渐打开,销量连年增加。 近几年 该厂主要产品 动力转向泵主轴的 销 量如图 2— 1和表 2— 1 所示。 020406080100主轴销量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图 2— 1 表 2— 1 永顺达公司 20xx~ 20xx 年动力转向泵主轴的销量情况 单 位:万件 年份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销量 永顺达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到 20xx 年全年销量已达 万件,为很多大 15 型企业供应动力转向泵主轴,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公司的经营项目逐渐增多,生产过程中的次品率也日渐增多,但由于利润丰厚,销量非常大,公司也没有对质量作严格控制。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企业的层次也不断增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企业根据市场要求和公司的情况,提出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降 低废品率的要求。 根据这一目标,公司增加了过程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不合格产品的发生率,降低因不合格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永顺达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永顺达公司 质量管理 理念 永顺达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 公司有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司对产品质量问题极为重视,“质量就是生命”成为公司的生产口号。 但在质量管理的问题上公司仍停留在质量检验的阶段 ,强调加强出厂前的质量检验,尽量保证没有不 合格品流入到客户手中。 这样的管理理念确实得到了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肯定,然而对公司成本的降低却没有任何帮助,公司的废品率依然高居不下,这对公司的生产效率以及成本都有很大影响,也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永顺达公司 质量管理 水平 质量过程理论伴随着企业管理的实践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到现在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概括起来,现代质量工程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和数字化质量管理等五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使质量检验成为一道专门的工序,并有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这一阶段的专职质量检验对出厂 产品的质量起到明显的保证作用,但其弱点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专职检验属于事后把关,只能分离出不合格品,不能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其次,百分之百的全数检验增加了成本,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经济上也不尽合理,尤其是在需要进行破坏性检验和由于某些产品的质量特性不可能被全数检验的情况下,技术上难以实现,更难 16 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没有发挥操作一线员工在质量中的积极性。 第四,导致企业质量管理的“三权” 分离现象,即质量标准的制定部门、产品制造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各管一方,只强调相互制约的一面,忽视了相互配 合、促进和协调的一面,缺乏系统的观念,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造成相互扯皮、推诿和责任不清等现象。 而统计质量 控制(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 则是 将数量统计方法应用到质量管理中,解决了传统质量管理事后把关的不足。 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抽样检验,并利用控制图对产品质量失控的情况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