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学与教系列4选修单元四:文化专题内容摘要:
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19 文化學習範疇四層次 覺識 反思 認同 認知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0 文化學習的內容 述 析 評 悟 覺識 認知 反思 認同 精神層 制度層 器物層 讀 寫 說 聽 批 判 思 維 21 覺 識 ︰ 文化 觀念 • Culture 、 Civilization • 文 化 ︰ – 文:紋理、文物; – 化:化育、教行。 •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 天道自然規律 •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 ‧賁卦 ‧象傳 ) – 人倫社會規律 文化差異 與 文化衝擊 22 認 知 ︰ 文化 傳統 •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 , 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 • 人類文化隨著時間延展 , 特別是透過語言文字的盛載 , 薪火相傳 , 可以累積 、 學習 、 認同 , 形 成傳 統。 • 文化傳統是資源 , 也是負擔。 文化傳統愈悠久 , 積儲愈多 , 包袱愈重。 23 反 思 ︰ 文化 變遷 • 隨著文明發展 , 科技進步;交通往來 , 相互衝擊 , 區域文化必然會面對挑戰 、 排斥 、 吸收 、 融和 、 發展 、消亡等歷程。 • 文化若要長期延續 , 就要回應挑戰 ,反思改良 , 才可以跨越衰亡 , 再現生機。 24 認 同 文化 傳承 • 每個术族、每種文化都有核心亯念,都相亯自己有特殊價值,而且世代相傳。 • 族群必須要自我認同,自我肯定,才可以穩定群體,族群文化才得以生生不息。 • 文化自戕 , 則自侮而後人侮 , 終歸毀滅。 25 文 化學習、 語 文學習 • 語言是載體,文化是內容。 • 文化藉著語文而傳承,學習語文即吸收文化。 • 語文學習要在相關的文化語境中進行,才能夠有真切的成效。 • 這是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設置的因由,也是近年中小學中國語文科愈趨強調文化元素的緣故。 26 周敦頤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 , 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 , 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 , 花之隱逸者也;牡丹 , 花之富貴者也;蓮 ,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愛 , 陶後鮮有聞;蓮之愛 ,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 , 宜乎眾矣。 27 • 文化藉著語文而傳承,學習語文即吸收文化。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鄉土 ) •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惜物 ) • 黃香 / 二十四孝故事 (孝 ) • 曹操、關羽、諸葛亮 (忠義 ) • 經典、名篇、成語 (道德教訓 ) • 新宿、御宿、城中駅 (文化取向 ) 語 文 文 化 28 文 化 語 文 • 語文學習要在相關的文化語境中進行,才能夠有真切的成效。 •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避孕 vs 計劃生育 兄弟。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学与教系列4选修单元四: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5 各抒己見 ﹝ 一 ﹞ ──各言其志,對答如流 1926 ﹝ 8節 ﹞ 透過論壇 /座談會等學習活動, 因應目的和場合確定恰當的說話內容 ,學習問與答技巧。 理解說話人的立場、意圖和觀點 ,綜合運用不同的說話方法與人溝通 ﹝ 如實話實說、提問、轉換話題、以問代答 …… ﹞。 學習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建構知識。 6 各抒己見 ﹝ 二 ﹞ ──唇槍舌劍,雄辯滔滔 2736 ﹝ 10節 ﹞ 通過辯論
(1) 舉辦不同類型的語文比賽:如演講、朗誦、辯論、猜燈謎、舊曲填詞、詩詞創作、標語創作、對聯創作等 (2) 多樣的參觀交流:參觀藝術館、茶具博物館、大佛、九龍寨城,到元朗吃盆菜,到深圳紅嶺中學交流,遠程教室,觀賞話劇 將學習融入日常生活 (3) 文化團: 先後到過南京、雲南、河南、湖南、湖北等地,讓中四及中六的學生考察當地文化、扶貧、交流、採訪等。 學生由第 1年的38人到第 5年的 102人
聲山水綠。 迴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山雲相逐。 13 文化積澱、文藝語感與解讀文學作品的能力 柳、竹、西風 …… 李白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西風可否換成東風。 14 道家美學:不帶成見地觀察,不介入、不干預,讓事物自行興現。 王維 〈 鳥鳴澗 〉 (新高中參考篇章 )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5 選修單元:小說與文化 製造變異:刻意藉小說研習,引入異質
, you will be most lucky. ”可知,友谊不容易 形成。 19. A. exist (存在,生存) B. remain(保持,继续存在) C. develop (发展,开发) D. disappear(消失) 由此句可知,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 待足够长的时间,让友谊 发展 起来。 因此选 C。 20. A. disagreement B. development C.
96 ) : “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设计、一种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整个新闻活动的过程之中,大到整个报、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栏目设置,小到单个专题的报道思想、采访思路、人员安排、采访手段的使用,版面或节目的设置等等,都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 ” 徐培汀 :《 关于新闻策划的几点思考 》 ( 1997) :“新闻策划的内容范围比报道策划大,新闻策划可以包括报道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