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教师发展内容摘要:

是啊,我在这堂课上 就只重视了尖子生的读书效果,却忽略了其他学 生的学习过程。 这验证了于老师闪着智慧的感悟。 对于老师佩服之余,我又想到了很多。 人们 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儿童发展是一个过程,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比较,就无法判定他们发展的 状况,这说明“比较”是重要的。 但作为教师,我 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比较只是一种手段,如 何通过比较促进儿童的不断发展才是真正目的。 所以,“和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是首先应 该明确的。 在我的语文课上,我是让学生先和别人比, 再和自己比,结果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他 们失去了信心。 相反,于老师总是让学生先和自 己比,后和别人比。 “先和自己比”,学生就容 易 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充满求知 的信心;“后和别人比”,他们就会很快发现自 己 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 像“百鸟朝凤”。 百鸟鸣叫之后,技压群雄的凤 凰 最后再一展歌喉,这多么和谐啊。 倘若凤凰先高 歌一曲,哪只鸟儿还会再不知好歹地接着唱呢。 于是,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改变了过去的 做法,也来了一个“百鸟朝凤”。 果然,一度寂静 的课堂,现在又热闹起来了 …… 曾几何时,教师太重视自己的感受,却忽视 了学生的自尊;曾几何时,教师太在意自己的形 象,却疏远了学生的感情;曾几何时,孩子们一 双双求知的眼睛逐渐暗谈、迷惘。 面对着一个个 “师本”理念环境下服服帖帖的孩子们,好长一段 时间我竟曾经有十足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多少次,我们的学生有了新点子,却被 我们武断地否定,多少次,面对孩子们饱含 心血的“杰作”,我们不屑一顾;多少次我们 强行地打断孩子们富有创意的表达。 经历了 无数次这样的情况后,我们的孩子沉默了, 他们听话了,他们不“胡闹”了。 (以下略) 要件之三:备课(集体) *** 目的与做法: 目的 做法 整合 集体智慧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协调教学进度 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共享教学资源 三定( 时间、主题、主讲 ) 打造精品课例 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培训青年教师 开展个案研究 要件之四:上课 对上课的原则要求是 第一 , 教师要举止文明 , 穿着得体。 第二 , 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和质量。 第三 , 要面向全体学生 , 同时做到因材施教。 第四 , 要用普通话教学 , 语言流畅 , 表达生动 , 板书清晰 、 科学合理。 第五 , 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第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七, 科学处理教材。 要件之五: 说 课 a、说课的基础性要求: ①举止大方,表情自然 ②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流畅 ③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④媒体使用得当 ⑤脱稿 说教材 (课标 ): 说教法: ① 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② 教学目标的确定 ( 明确 、 具体 、 全面 ) ③ 教学重点 、 难点 ① 选择怎样的教法和手段 , 并说出理由 ② 怎样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 激发 、 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b、说课的主要内容 说学法: 说过程: ① 怎样体现动手 、 动脑 、 动口 ② 怎样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① 怎样引入新课 ② 怎样突出 重点 , 解决 难点 ③ 怎样处理各个教学环节 ④ 怎样使用媒体 ⑤ 怎样设计问题 , 怎样组织学生合作与探究 ⑥ 怎样设计例题 、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要件之六: 作业 布置作业的基本原则是: 精选 ( 适度 , 反对题海战术 ) 分层 有效 ( 对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进行下一阶段 学习有实质性作用 ) 要件之七:辅导 辅导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 , 因材施教 ( 根据学生实际制订计划 ) 第二 , 两个结合 ( 课内课外 、 集体个别 ) 第三 , 突出重点 ( 抓两头 , 促中间 ) 第四,双管齐下( 树立信心、授之以渔 ) 要件之八: 评价 ( 考试 ) 评价一般有课堂学习评价 ( 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 ) 、 开放性考核 ( 小论文 、 竞赛 、研究性学习等 ) 和卷面考试。 要处理好两个关系: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的关系 , 封闭评价和开放评价的关系。 做到有机结合 , 和谐统一。 ( 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评价改革已经在推行,但实质性作用还不大 ) 考试命题的具体要求: *** 考查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及分析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和比例合理 , 题型配置合理。 ** 有效控制试卷难度和长度。 科学 、 规范。 题目立意 、 情境 、 设问角度及方式科学 、 新颖 、 灵活 、 准确。 有较好的区分度 ( ) ** 参考答案科学 、 规范 、 简洁 , 评分标准可操作性 ** 强 , 易控制误差 , 同时又要鼓励有创见地答题。 要件之九: 听课与评课 听课: 听基本。 即:语言 、 板书 、 知识性 、 逻辑性 、 重难点等。 听提高。 即:课堂环境气氛 、 学生学习积极性 ( 兴趣 ) 、 教学手段 、 教学目标等。 听发展。 即: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言行举止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等。 评课的基本原则: 三尊重、三反对、三提倡 尊重教材,反对迷信教材,提倡创新 尊重教参,反对照搬教参,提倡灵活运用 尊重教师,反对吹捧,提倡实事求是 评课 评课的主要内容: 评教学思想 (理念 ) 评教材处理 目标是否明确、准确 重点难点是否解决 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有无知识性错误 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法运用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能否针对学生年龄差异、心理特征、 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思维特点进行、 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否得当 评教学基本功 ( 组织能力、课堂策略、 知 识面、应变能力、精神风貌、仪态 ) 评教学效果 ( 课堂气氛、学生受益、目标达成、负担合理) 案例: 出乎意料的发言 ——课堂教学片段回顾 „„ ..当我讲完 “ 秦的暴政 ” 这一内容后 , 学生就开始讨论 , 然后发表讨论的结果。 一切都按我的思路在进行 ,同学们按照课本的提示提出三种观点 , 一种认为秦始皇是个伟人 , 一种认为秦始皇是暴君 , 另一种是较客观的观点, 认为秦始皇既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皇帝 , 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学生能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 已经达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了。 我非常欣慰。 本来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 为了更加显示我的民主思想 , 作小结前我例行公事地问道: “ 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 我本来以为这句话是多余的。 谁知这时高子杰同学举手说: “ 老师 , 我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 ” 话音刚落, 同学们就笑了起来 , 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肯定了前面同学的发言。 但我马上肯定了高子杰同学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勇气 , 幷示意他讲下去。 高子杰同学说: “ 我认为秦始皇不是个暴君 , 而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 话音刚落 , 全场愕然 , 继而又是一阵大笑。 为了不打击高子杰同学的积极性 , 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 然后问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