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精彩并不代表学生的精彩但学生精彩的背后永远离不开内容摘要:
学生。 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李淑荣 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使我在教学中不断成长。 学习过程中会自觉的联系自己的实际,哪一点我应该改正,哪一点我应该继续发扬,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 新一轮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年,对这场改革的看法褒贬不一,特别是目前,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从 “ 狂热 ” 进入了冷静反思阶段,尤其对课堂教学这一块,正在不断追求 “ 有效课堂教学 ”。 那么相对 “ 有效 ” 而言自然也就是对目前课堂教学 “ 低效 ” 、甚至 “ 无效 ” 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结合教学实践,就本人个人以为,教学的低效通常源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这是制约课堂教学 “ 有效性 ” 的重要方面;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 或者 “ 预设味 ” 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 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有效课堂过程中所应竭力避免的。 那么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又应怎么操作或是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认识层面上的追求: 对教材的解读要深刻。 有关这方面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 要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倡。教师的精彩并不代表学生的精彩但学生精彩的背后永远离不开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师的问题心理及其调适
学生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后的种种不正常的行为。 ( 2)排斥家长。 有的教师认为与家长的联系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或者认为家长素质低,不懂教育,会干扰自己对学生教育的。 ( 3)变家长为助教。 给家长布置过多的任务,改作、督促孩子背课文、英文单词、数学公式、监考、签字等。 2020/11/4 14 ( 4)指责家长或向家长告状。 当师生冲突严重时,有些教师会“金蝉脱壳” —转移矛盾。
教师的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有耐心与毅力。 14.对事物犹豫不决。 15.不安,容易生气。 16.偶有“活着没意思”的念头。 17.对今后缺乏自信。 18.不能轻松地与人会面。 记分方法 : 回答 ”有 ”记 1分 ,回答 ”没有 ” 为 0分,然后将总分加起来。 结果解释 : 10分以上 ,为压力较为严重 ,处于精疲力竭阶段 ,需要通过心理咨询的帮助 ,进行缓解 . 9分 — 5分,为轻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