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意见20xx版解读内容摘要:

掌握 VB应用程序的保存、调试和运行的方法。 、图像、文本、按钮等基本控件的应用。 初步掌握列表框、计时器等 其它控件 的应用。 4. 理解 VB基本数据类型,掌握常量、变量和 数组 变量的概念,及定义和使用方法。 VB中常用标准函数的功能、 VB的基本运算及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选择、循环等基本语句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VB编写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控制结构的简单程序,掌握包括 枚举、解析 等常用算法的程序实现。 发展要求 说明 能处理 2 0 基本要求 第 3点为原先不作要求的内容。 OCR软件识别文字的方法。 发展要求 说明 《 信息技术基础 》 教学指导意见 (2020版 )解读 第三章教学建议  本章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  本章学习内容既是对 “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 学习后的知识与能力提升,又是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信息管理、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打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中把信息处理与交流作为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架构线索,而信息加工是信息处理中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因此,本章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时间占本模块总课时数的近三分之二。 《 信息技术基础 》 教学指导意见 (2020版 )解读 第三章教学建议  (1)第 触,建议教学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功能、特征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  (2)第 为主。 本节安排 5个课时。  (3)第 《 多媒体技术应用》 相关的章节中,在 《 信息技术基础 》 中不安排教学课时。 《 信息技术基础 》 教学指导意见 (2020版 )解读 第三章教学建议 (4)算法与程序设计是 《 信息技术 》 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安排12个课时。  第 1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算法的含义、算法的表示形式等基础知识后,即可用 VB程序实例来进行算法实现的教学。  第 2至 4课时,建议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简单的 VB实例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及其联系,为进一步在 VB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 第 5至 6课时,通过适当的实例分析,来学习 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数组、常用的标准函数 (Abs、 Int、 Sqr、 Rnd、 Val、 Str、 Asc、 Chr、 Len、Mid)及表达式 (乘幂、取负、乘法、整除、除法、加法、减法 )。  第 7至 9课时,建议教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讲解 VB的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及一维数组的应用,引导学生完成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程序。  第 10至 12课时,在掌握 VB界面设计、 VB基本语句及 VB编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的综合运用与程序实现。 建议通过设计简单的游戏程序,让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并选择适当的算法实现问题的解决的能力。 《 信息技术基础 》 教学指导意见 (2020版 )解读 第三章教学建议  (5)第 领域。 教学安排 2个课时,可分别安排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智能处理中计算机如何模拟人类智慧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一课时可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安排语音识别实践操作或者机器翻译软件使用,进行中英文翻译的实践操作。 第二课时可安排 OCR软件识别文字。 《 信息技术基础 》 教学指导意见 (2020版 )解读 第四章编写依据 二、课标内容。 本章内容的编写依据是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中的: (三 )信息资源管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而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 信息技术基础 》 教学指导意见 (2020版 )解读 第四章教学要求 章名 节名 现课时 原课时 教学要求 2020版 备注 第四章 信息的管理 源管理及其沿革 2 1 基本要求。 建立 数据表的要求。 格软件与数据库管理数据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对比。 型可以从第三章 VB中变量数据类型做迁移,也可以与电子表格中的数据类型进行对比。 发展要求 能根据应用要求从网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信息,并作出正确分析。 说明 “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不作要求 系统 3 2 基本要求。 建立 数据表 ACCESS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