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支付与会计核算内容摘要:

预算单位的对账工作 • 预算单位与代理银行核对账务 • 预算单位与省财政国库支付局核对账务 第二部分 政府收支改革后的会计核算 会计制度调整的基本思路 会计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 会计制度调整的基本思路 主要目的 ——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满足财政预算管理需求。 会计制度调整的基本思路 基本原则 ——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暂维持现行做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作大的调整。 《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 调整 《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 》 调整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 会计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 一、调整内容 二、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三、会计实务举例 一、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内容 根据 《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 》 ,对现行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中收入类、支出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一) “ 401拨入经费 ”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 “ 国家预算收支科目 ” 的 “ 款 ” 级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 《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 中 “ 支出功能分类 ” 的 “ 项 ” 级科目设置。 一、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内容 (二) “ 404预算外资金收入 ”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 《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 中的 ” 支出功能分类 “ 的 ” 项 “ 级科目设置。 一、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内容 (三) “ 501经费支出 ”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 “ 目 ” 、 “ 节 ” 级支出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 《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 中“ 支出经济分类 ” 的 “ 款 ” 级科目设置。 一、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内容 二、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总原则 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新旧科目衔接对应关系,进行制度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二、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 2020年,行政单位仍按照现行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具体做法: 二、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 前后 的账务衔接 • 2020年年末,“结余”科目余额转入下年度时,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新旧科目对应关系,将其明细科目的结余转入相应的新明细科目核算。 二、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 2020年,行政单位会计应按照调整后的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年终账务结转。 三、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后的会计实务举例 例 1:水利厅本级购买传真机 10台共计 20200元,实行直接支付。 借:经费支出 —基本支出 —办公设备购置 20200 贷:拨入经费 —基本支出(财政 直接支付) —行政运行 20200 三、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 调整后的会计实务举例 例 2:质监局收到从财政专户拨来的质量质检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预算外资金 3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项目支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