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的诊治内容摘要:
,发绀,胸水,潮式呼吸.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右心衰 胃肠道症状 肝区疼痛 夜尿增多 呼吸困难 其它 心脏增大,静脉充盈,怒张与肝颈征阳性,淤血性肝肿大,低垂性水肿,浆膜腔积液,紫绀,奇脉,恶液质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全心衰 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临床分类 :常由高心排血量综合征 严重肾脏疾病 严重肺动脉高压等所致 急性左心衰竭 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或心室负荷加重而导致急性心排血量显著急剧的下降,体循环或肺循环压力突然增高,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 . 急性左心衰的病因 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急性瓣膜穿孔,急性腱索断裂,心内膜炎 控制欠佳的严重高血压 心肌疾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 持续心律失常 急性肺栓塞 原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某些不良诱因的作用下发生 急性左心衰的病因 循环衰竭:败血症,分流,心包压塞,肺动脉栓塞 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缺乏依从性,容量过负荷,感染尤其是肺炎,脑血管损害,外科手术,肾功能异常,哮喘,滥用药物 表现 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可因严重缺氧和心排血量锐减,导致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发生心源性休克而迅速死亡 急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伴濒死感,咳嗽,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见大量稀薄泡沫状液体从口鼻涌出,呼吸加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听诊特征是早期可为哮鸣音,很快在两肺底出现湿性罗音,并向上发展而满布双肺湿罗音,有患者伴有血压下降和脉搏减弱 分类 慢性心衰恶化或失代偿 肺水肿 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收缩功能正常,常有外周阻力增加和心动过速的表现 心源性休克:指经过充分改善前负荷和抗心律失常治疗后仍然存在因心衰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的状态 单纯性右心衰竭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 诊断。急性心衰的诊治
相关推荐
PTE的诊断 ⑤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 敏感性及特异性均85%,可呈现通气显像正常而肺动脉灌注缺损。 PTE的诊断 ⑥核磁共振(MRI) 敏感度高达100%,特异度为 95%。 PTE的诊断 ⑦ 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或间接显示 PTE征象,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80%~90%。 PTE的诊断 ⑧ 肺动脉造影检查 是诊断PTE的金标准,敏感性约 98%,特异性为 95%~ 98%。 但相关并发症
0~ 1 中等风险 2~ 6 高风险 ≥7 PE可能性评估( 2级) 总分 PE可能性小 0~ 4 PE可能性大 4 临床诊断可能性 Geneva 评分 变量 分值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 65岁 既往 DVT或 PE病史 +1 +3 近期的手术史或卧床病史 +2 恶性肿瘤活动期 +2 症 状 单侧下肢疼痛 +3 咯血 +2 体 征 下肢深静脉触疼和单侧下肢水肿 +4 心率 ≥ 95次 /分 +5
期再灌注是 AMI救治成功的关键 ,1小时成功再灌注死亡率 %,6小时死亡率 6% UA/NSTEMI的诊治 关键是早期诊断 ,准确危险分层 ,早期识别高危病人 ,按危险分层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明确的 ACS救治流程 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疑似 ACS 呼叫 EMS或直接急诊就诊 10分钟完成 12导联 ECG,心肌标志物检查;监测血压 ,心率;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嚼服ASP300mg,明确
坏死心电图改变 】 (新出现异常 Q波标准) ST段再次抬高(相邻两个导联) ≥ 新出现病理 Q波 特别是伴缺血症状 ≥20min 应想到再梗诊断 【 再梗死心电图改变 】 (注: ST段再抬高亦可见于心脏破裂) • PCI :(术中、术后) 同自发 AMI(标志物> 3倍) ( 5倍 ) • CABG: 新出现病理 Q波或 LBBB (标志物> 5倍) ( 10倍 ) 【
由于国内、外仍缺乏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目前各个权威机构推荐或建议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清楚。 •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很好地协调各个心电图指南关于 AMI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差异是我国 AMI心电图诊断标准规范化面临的挑战 挑战 • 我国的 AMI心电图诊断的规范化应与国际 标准接轨,反映现代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 的新理念,同时应尽可能简洁实用,具有 临床可操作性
t . NS48ml+思他宁 6mg 持续 24小时泵入。 5%GS500ml+加贝酯 ivgtt。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抗感染等治疗 20200511(第六天) 患者呼吸困难较前明显缓解,仍有上腹部疼痛较剧烈难忍,有明显的恶 心呕吐。 心电 监护: BP: 136/92mmHg, P: 95次 /分 , R: 25次 /分, 指脉 SaO2 : 99%, 神清语明,查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