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内容摘要:
( 4 学分) 设计工程技术 III 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 ( 4 学分) 形态设计基础 III 立体形态设计 II ( 分) 设计表现 VI 电脑三维表现 (分 ) 设计工程技术 II 人机工程设计 ( 4 学分) 产品设计I 产品语意设计 ( 3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 版式设计 ( 3 学分) 金工实习 3学分 31 四 设计工程技术 IV 产品结构与机构 () 设计工程技术 V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学分 ) 职业修养 I 设计艺术修养 ( 5学分) 职业修养 II 设计心理学 ( 3 学分) 产品设计II 概念产品 设计 ( 3 学分) 设计采风 3学分 23 (五) 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 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 学期 模块 学分 五 认知实习 /12周 18 第二课堂6学分 体育俱乐部教学6学分 六 职业修养 III 建筑美学修养 ( 4 学分) 职业修养 IV 市场营销学 ( 3 学分) 产品设计 III 产品设计流程方法 ( 4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I ( 4 学分) 产品设计 IV 产品开发系统设计 ( 4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II ( 5学分) 丏业实习 3学分 27 七 思想政治理论课 Ⅲ ( 6学分) 职业修养 V 企业管理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 I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II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III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IV ( 3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V ( 4 学分) 25 八 企业项目实训 18 九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24 注:其中第三、四、六学期均有集中实践教学,其中三学期金工实习 3学分,四学期设计采风3学分、六学期专业实习为 3学分,故总模块为 240学分。 (五) 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 四、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解决了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学生能力不足为人们所诟病。 模块化之后: 课程体系能力化 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的划分。 课程高度综合。 强化实践教学 更加体现能力培养和应用导向。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 1)降低课程重复率 传统课程自成体系,每门学科都为了追求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成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重复。 ( 2)教学更有针对性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 《 大学物理 》 课程为例 过去: 内容繁杂,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注重理论推导,忽视理论应用,不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 现在: 挑选其中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电磁学内容,并将其打散,融入到电工电子、模电、数电等专业。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关推荐
知付款 4徵信調查 3申請額度 5通知額度及報價 10文件及債權轉移 14付款 6通知額度及報價 台灣銀行製作 Backtoback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背對背國際應收帳款承購 以無追索權模式辦理 Twofactor Factoring 之特殊狀況 台灣銀行製作 BacktoBack International Factoring作業流程 17.通 知 付 款
, 达到新的历史高峰 ( 教材 P15) ; 4) 元 、 明 、 清时期 , 应用写作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教材 P15) ; 5) 二十世纪 , 应用写作发展出现革命性变革 ( 教材P15)。 “ 应用 ” 是人类创造 “ 写作 ” 的初衷 、 本意 , 更是促进 “ 写作 ” 发展的最根本的起因 、动力。 三 , 为什么要学习 “ 应用写作 ”。 ( 一 ) 对于社会而言: 功能: 1,
校教学研究的全部内涵,比如学校教学研究还有管理、统筹教学工作进度等的职能还是必需的。 (三)营造学校教研新文化 学校教研新文化追求学习、研究与教学三者的整合,认为学校教学研究的效益产生于教师解决问题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整合之中。 实践证明,三者也是能够整合的,在以研究为纽带的 “ 研究 —教学 —学习 ” 这一连续体中,这些活动被高度地融合在了一起,并且整合可以产生多赢的效果。 四
)。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 学习新知 同学们在全长 100米的小路 一边 植树,每隔 5米 栽 一棵( 两端要栽 )。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00247。 5= 20(段) (间隔数) 20+ 1= 21(棵) (植数棵树) 答:一共需要栽 21棵树苗。 5米 100米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 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 36棵。 从第 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