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内容摘要:

( 4 学分) 设计工程技术 III 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 ( 4 学分) 形态设计基础 III 立体形态设计 II ( 分) 设计表现 VI 电脑三维表现 (分 ) 设计工程技术 II 人机工程设计 ( 4 学分) 产品设计I 产品语意设计 ( 3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 版式设计 ( 3 学分) 金工实习 3学分 31 四 设计工程技术 IV 产品结构与机构 () 设计工程技术 V 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学分 ) 职业修养 I 设计艺术修养 ( 5学分) 职业修养 II 设计心理学 ( 3 学分) 产品设计II 概念产品 设计 ( 3 学分) 设计采风 3学分 23 (五) 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 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 学期 模块 学分 五 认知实习 /12周 18 第二课堂6学分 体育俱乐部教学6学分 六 职业修养 III 建筑美学修养 ( 4 学分) 职业修养 IV 市场营销学 ( 3 学分) 产品设计 III 产品设计流程方法 ( 4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I ( 4 学分) 产品设计 IV 产品开发系统设计 ( 4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II ( 5学分) 丏业实习 3学分 27 七 思想政治理论课 Ⅲ ( 6学分) 职业修养 V 企业管理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 I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II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III ( 3 学分) 产品项目实践IV ( 3 学分) 跨丏业设计 IV ( 4 学分) 25 八 企业项目实训 18 九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24 注:其中第三、四、六学期均有集中实践教学,其中三学期金工实习 3学分,四学期设计采风3学分、六学期专业实习为 3学分,故总模块为 240学分。 (五) 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 四、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解决了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学生能力不足为人们所诟病。 模块化之后: 课程体系能力化 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的划分。 课程高度综合。 强化实践教学 更加体现能力培养和应用导向。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 1)降低课程重复率 传统课程自成体系,每门学科都为了追求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成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重复。 ( 2)教学更有针对性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 《 大学物理 》 课程为例 过去: 内容繁杂,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注重理论推导,忽视理论应用,不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 现在: 挑选其中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电磁学内容,并将其打散,融入到电工电子、模电、数电等专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