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威保水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铃薯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土壤特性的影 响,在此基础上,揭示土壤改良剂节水增产机理, 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为旱作区马铃薯抗旱增产化学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壤改良剂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距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最早,人们利用从植物遗体,泥炭,沥青中提取出的活性胶体物质作为土壤改良剂。 此后,又开始利用造纸工业废料等作为土壤改良剂。 一直到 20 世纪 50年代,土壤改良剂的研制虽有成果,但大多数都难以在大田中普遍应用。 1951 年开始,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从天然土壤改良剂进入了人工合成改良剂的研究时期。 和 研制出克里利姆(Krillium)土壤结构改良剂,并通过试验证明其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保水保肥,增加作物产量。 此后,利用人工合成技术研制土壤改良剂的技术不断成熟。 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农田和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研制和开发了种种土壤保湿剂、松土剂、固沙剂、增肥剂、消毒剂和降酸碱剂等。 日本研制成一种新型的液体通气保湿剂,在粘土中加入这种改良剂,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其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 法国也利用聚合物制成了聚合物亲水松土剂,该松土剂呈颗粒状,撒在土壤中后立即起作用。 当土壤潮湿时,颗粒 吸收水分而剧烈膨胀,然后逐渐释放出水分,随着含水量逐渐减少,颗粒 的体积也随之减少,从而使土壤疏松。 最近几年,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国外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和应用,国内许多单位也开始了这项研究和生产应用 [20]。 最近由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一种名为液态地膜的土壤改良剂( BIT)乳剂,此种改良剂是在过去被随处丢弃的沥青中加入特殊的添加剂混合而成的乳剂,乳化后的沥青胶体具有强烈的粘附作用,它能将土粒连接起来,形成较理想的团聚体。 此外,国内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还有高分子 聚合物类土壤改良剂。 龙明 杰、吴淑芳等人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改良剂对赤红壤、娄土及黄绵土的改良作用 [2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土地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 20xx年世界粮农组织( FAO)世界土壤资源报告全球严重土地退化面积约为 3500万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 26%,其中由于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严重土地退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 9%。 农业生活动造成土壤退化是引起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 应用土壤改良剂是修复退化土壤重要措施之一。 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 养分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退化土壤的生产力 [22]。 因此,其研究与应用对防治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土壤改良剂的改良效果,降低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不同改良剂配合施用,但是配合施用的方法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此外新型多功能改良剂的研制和应用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穴施、沟施保水剂后马铃薯根际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明确保水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保水剂蓄水保墒生态机制。 试验地点 试验拟于 20xx 年 5 月 15 日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进行。 试验处理设对照、穴施、沟施保水剂,供试作物为马铃薯科新 1号、夏波蒂,保水剂选用白色粉末聚丙烯酸钾 (PAAk)和白色颗粒聚。孙振威保水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