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我叫杨泽宇,是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内容摘要:

提出 知识 学习 交流评价 分析实施 任务检查 通过生产过程的情境介绍,提出工作任务 学生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新知识 制订任务方案 、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学生对任务进展情况自查并更正,教师检查 学生代表经验交流,教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4)课程考核引入适任评估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 1)运用案例分析,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应用 理解主机换向原理 熟悉换向机构及相关部件 确定操作流程 倒车操纵 观察主机转速 各检测单元 转速低于换向转速 主机换向 任务完成 成功 是 正常 不正常 否 失败 备车 操纵 运行 检测 船舶主机换向起动 职业公共基础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 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过程 能力要素 典型工作流程 ( 2) 开展角色模拟,提前适应职业岗位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仿真环境下按照船舶机舱部操作级和管理级岗位的设置,模拟轮机员实施 “ 工学结合 ” ,缩短岗位适应周期。 学生分组 工作任务 岗位:轮机长 主机起动 大管轮 二管轮 三管轮 机 工 ( 3) 实施任务驱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教学方法的应用 针对情境任务,划分项目研究小组,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 4) 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教学方法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反映了当前船舶先进科技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本课程按教师科研方向或其知识专长安排教学,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应用到课堂,并通过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近年来,本课程组共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职业生涯创业设计等实践活动 10项,其中省级立项 3项,院级项目 7项。 ( 4) 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教学方法的应用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参加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省级立项 1 渔船主动力装置的开发 2020年 王同盟 沈苏海、宋岩、陈培红 2 脉冲式液位检测系统 2020年 钱其军、蔡琨等 杨泽宇、朱永祥 3 应用 PLC控制 6130型船舶柴油机 2020年 徐愉、张情情、张少文、尤建东 沈苏海、乔红宇 院级立项 4 船舶分油机控制系统的改进分析 2020 沈盼望、马学骞 孙自力 5 基于 matlab/simulink船用辅锅炉控制系统的仿真 2020 何陈磊、高瑞言 王琪 6 小型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2020 韩笑荣、张家森 朱永祥 7 船舶制冷模拟装置的实现 2020 孟涛、王伟、徐磊 乔红宇 8 船用泵浦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2020 李开光、刘磊 杨泽宇 9 船舶主机起动控制模拟系统 2020 彭杰、施利逢 沈苏海 10 锅炉水位监测系统的实现 2020 张建、赵亮亮 蔡冬林 (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软件, 本课程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该课件将抽象、枯燥的说教变为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和讲解,同时在计算机上实现船舶机械设备控制的仿真操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 2) 依托仿真训练器,进行逼真模拟训练 充分利用高仿真轮机模拟器进行反复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 3) 建立课程学习网站,实施开放式教学 三、教学方法与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本课程已建立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共享课程建设资料、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训项目指导书、教学指南、习题库、网上测试系统,开通了网上答疑、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在线测试 网上答疑 四、教学团队 • 研究员、副教授 • 从事本门课程教学工作 15年 • 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带头人 • 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 中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 • 江苏省船舶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 江苏省航海学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