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内容摘要:
0。 (联律间期 )/QT间期 判定: 室早指数与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相关 PI< :容易引发室速或室颤 PI> :相对安全。 4. 室早的危险分层 (4) 室早指数: 同一患者同次或不同次心电图记录中,室早指数可能不同 A条:室早的联律间期 400ms,室早指数 B条:室早的联律间期 350ms,室早指数 ,该次室早诱发了室颤 4. 室早的危险分层 (5) 心室的易颤指数 – 有学者根据室早的联律间期计算心室的 易颤指数 – 该指数 =RR180。 QT/RR – 判定:易颤指数 > 室颤 易颤指数为 室速 4. 室早的危险分层 (6) R on T 室早 R on T室早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线,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对不应期 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 100% T波峰顶前 20~30ms为 心室易颤期 ,落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索,可引发室颤 ERP RERP 4. 室早的危险分层 (6) R on T室早 发生率很低 AMI前 24h: R on T室早仅占 2%。 但不是所有 R on T室早都能引发室速和室颤 ACS发生 10min内: R on T室早发生率为 8%,但仅有 4%的室速或室颤被 R on T室早引发 R on T室早是否引发室速、室颤与多种因素有关 心脏基础状态 交感神经的活性 室颤发生的阈值等 二、室性早搏的治疗策略 并非所有的室性早搏都需要治疗。 室早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其临床意义 ? 在评价室早的临床意义时 , 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 , 包括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状况、存在心肌缺血与否进行综合分析 , 而不应仅孤立地考虑室早的频发程度与类型 多数室早不需积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首先使患者明确早搏的良性本质 , 打消其各种顾虑 , 进行心理治疗 从预后角度讲不支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对症状明显而无法耐受者 , 可用 β受体阻滞剂 可短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缓解症状 , 如 Ib类( 美西律 ) 和 Ic类 ( 普罗帕酮 ) 不宜选用 Ia类或 Ⅲ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尽量不用数早搏或 Holter方法评价 “ 治疗效果 ” CAST试验 :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目的 : 评价心肌梗死后的。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