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做教科研,才能改变课堂某一个角落内容摘要:

8 以我的一篇高考复习文章为例 • 历史通感能力维度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 ——从浙江省 2020年文综高考第 39题说起 • 发表于 2020年 1月 历史教学问题, 2020年 8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1)这些问题哪些是同一类的。 ① 海禁政策概念 ② 贸易自由化 缺乏通感 9 • ( 2)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否有学科学术支撑。 • “‘通贯 ’ 着眼于纵向的前后通贯,要能 ‘ 一贯体系、一贯精神 ’ , ‘ 上下脉络连贯一气 ’ ; ‘ 博赡 ’ …… 识大而不遗细,泛览而会其通 ” ——张广宇 《 冷战后日本的新保守主义与政治右倾化 》 历史知识的贯通、历史素养的通达、历史与现实的融通 …… 是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 ——张子辉 《 历史教学需注重通感意识培养 》 历史学者的界定 历史教学论研究者(或一线教师) 历史通感能力维度的内容表述为:能运用各种方法,实现对历史发展体系化、脉络化、纵横一体化的 阐释。 10 ( 3)问题解决方式是否有教育理论依据。 形象描述,展现断点; 联想生发,续接断点。 (提升历史通感能力的 设问方法之一) 11 ( 4)有学科学术支撑、有教育理论依据的问题解决方式是否符合 学科课程标准或学情。 以浙江省 2020年高考文综 39题(材料略)为例,本题尤其重视通感能力的考查,主要依据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