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用课本及学习材料建议内容摘要:

商 $290 [2] $2,521 $2,231 770% $1,356 % 中六 平均 $1,666 % 中七 文 $0 $1,345 $1,345 不適用 $357 % 中七 理 $0 $1,624 $1,624 $497 % 中七 商 $0 $1,338 $1,338 $404 % 中七 平均 $434 % 預科平均 $1,050 % 中學總平均 $2,016 % 註:摘自消委會 2020年 9月出版的調查報告 , 涵蓋 41間中學的數據。 平均購書費變動的百分比以四捨五入前的購書費金額計算,故部分變動的百分比與使用表列已四捨五入的數字計算或有差異。 [2] 中六級最低購書費的文、理、商科均屬同一學校,表列的 3個選修科目組合均只需購買 2個必修科目的用書,故購書 費相同。 9 教材、課本與學材 現時由出版商出版的教科書及相關配套資源一般可分為 3部分 ─ 1. 課本 :學生用書 2. 教材 :老師在教學時會使用的材料 3. 學材 :學生在學習時會使用的材料 (見「課本及電子學習資源發展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報告第 )。 10 教材、課本與學材 教材 現行出版商向選用其出版的課本的學校免費提供相關的教材配套 (例如教師用書、教學光碟、資源網站、試題庫等) 這些教材配套的成本計算入課本訂價內,由家長學生支付 (見「專責小組」報告第 )。 11 教材、課本與學材 換言之,在現行的成本架構下,出版商將學校推行教學業務時使用其所提供的工具(教材)的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學生家長)身上。 現行安排衍生的問題 校方毋須為教材付費,因此在選書時可能沒有充分考慮教材的成本與效益 不管教材最終有沒有被教師採用,其成本在出售課本時已被學生攤分。 在這種「搭賣」而非分拆定價的模式下,出版商為了推廣其出版的教科書,往往向學校提供比實際所需更多的教學資源,造成浪費及增加銷售課本的成本,成本反映在書價上令書價上升。 12 教材、課本與學材 學材 有出版商將練習結合在課本之內,亦有將課本連同 學習資源 (如學習光碟)捆綁出售,將製作學材的成本計入書價內由學生家長承擔。 除課本外,學生家長尚須淘腰包購買學校另選的 學材 (例如作業及工作紙、非捆綁出售的語音光碟、專題研習等),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