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内容摘要:

在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 (pH≤ ,多在 ~ ),使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受到抑制。 前庭大腺炎 病原体 • 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 链球菌 • 肠球菌 • 淋病奈氏菌 • 沙眼衣原体 前庭大腺脓肿 临床特征 • 典型的病灶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 检查时可见一侧或双侧的大阴唇下方红肿、压痛明显,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 治疗 • 急性炎症时应卧床休息 • 取分泌物做培养寻找敏感抗生素 • 中药局部热敷或坐浴 • 若已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并作造口术 前庭大腺囊肿 • 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 • 治疗 – 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阴道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 病因 •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 – 适宜温度 25℃ , – 月经前后阴道 PH值发生变化 ,经后接近中性 ,滴虫得以繁殖 ,引起炎症的发作 • 消耗或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 ,阻碍乳酸生成。 传染方式 • 经性交直接传播 • 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 医源性传播 临床表现 • 稀薄泡沫状白带增多 • 外阴瘙痒 • 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分泌物呈脓性,味臭 • PV: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散在出血斑点,后穹隆多量白带 诊断 • 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可确诊。 – 悬滴法 – 培养法 治疗 • 全身用药 男女双方同用 – 甲硝唑 tid. po. 7天 – 替硝唑 顿服 • 局部用药 – 甲硝唑泡腾片 qn. pv. 10天 – 1: 5000高锰酸钾液 OR 肤阴泰液 外用 • 治愈标准 – 三次月经后复查白带为阴性 念珠菌性阴道炎 病因 •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 适宜 PH值 4- 5 • 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时适于念珠菌繁殖 – 孕妇、糖尿病患者、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好发 • 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传染方式 • 口腔、肠道、阴道粘膜的念珠菌可互相传染 临床表现 • 外阴瘙痒、灼痛 • 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 • 白色稠厚豆渣样或凝乳样白带 • PV: – 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 – 急性期可见白色膜状物覆盖下有受损的糜烂面及浅溃疡 诊断 • 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可确诊 – 悬滴法 – 培养法 • 顽固病例应查血糖 • 询问病史 治疗 • 消除诱因 • 改变阴道酸碱度 :24%碳酸氢钠液 • 杀菌剂 – 凯妮汀(克霉唑栓): , 1, qn. Pv. 1次 – 达克宁栓(咪康唑 ): 1, qd. Pv. 7天 – 米可定泡腾片(制霉菌素 10万 U): 1, qd. Pv. 5天 – 1%龙胆紫涂擦阴道: 3- 4次 /周 2- 3周 • 全身用药 – 斯皮仁诺(伊曲康唑): • 首次治疗: 2. 3天 • 首次用药后一周复查 – 临床有效及白带真菌学涂片镜检(-)者,进入维持期治疗 – 真菌学涂片镜检(+)者,重复治疗 • 维持期治疗: ,月经第一天 po. 3月 – 氟康唑: 150mg/, 1qd. po. 3天 – 酮康唑: . 5天 复发病例的治疗 • 消除诱因 • 性伴侣的检查及治疗 • 应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培养,寻找敏感药物 • 应进行局部、全身药物的联合治疗 • 经前复查白带,治疗应在经后进行,持续 3- 7天,时间应长达半年 细菌性阴道病 病因 • 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引起 • 主要有加德纳尔菌、各种厌氧菌、动弯杆菌、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 • 1/3无症状 • 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异味(腐臭或鱼腥味) • 可伴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 PV: – 阴道粘膜无明显充血的炎症表现 – 白带增多,灰白色、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 诊断 • 下列标准中 3条阳性者可确诊 – 阴道分泌物为匀质稀薄的白带 – 阴道 PH – 氨臭味试验阳性 – 线索细胞阳性 • BV Blue药盒检测可诊断 治疗 • 首选甲硝唑 – 全身用药: . OR . 7天;或 ,顿服。 3个疗程 – 局部用药: . 7天 • 肤阴泰液或高锰酸钾液阴道冲洗 老年性阴道炎 病因 • 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 • 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 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 临床表现 •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