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与社会参与内容摘要:

族主義: 參與美國保釣運動的不少右派 臺灣 留學生之後都成為「 反共愛國聯盟 」等團體的重要成員,例如 馬英九 ;而許多參加保釣運動的左派 臺灣 留學生倒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 ; 5位左派臺灣留學生 李我焱 、 陳恆次 、 陳治利 、 王正方 和 王春生 並於 1971年 9月 訪問北京 ,受到 周恩來 接見。 但周恩來以當時環境不佳為由,並不贊成他們回歸中國大陸。 一、臺灣的大學生社會服務運動史 (一 )保釣運動(續 7) 民族主義 (續) : 不少 臺灣 留學生如 林孝信 、郭松棻 等人也因此被列入 黑名單 而長期無法返台(後因政治受難者人權運動 (1987)而解除海外黑名單)。 林盛中 於 1971年 獲美國布朗大學地質系博士學位。 1972年回大陸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是少數左派在當時回大陸的例子。 而許多中國統一運動參與者如 陳鼓應 、 王曉波 等人,也將保釣運動視為重要的 中國民族主義 號召基礎。 一、臺灣的大學生社會服務運動史 (一 )保釣運動(續 8) 政治弔詭 :保釣運動在日本引起不滿。 基於國際關係與領土歸屬不明,保釣運動在 臺灣 、香港 及 中國大陸 三地亦未得到官方支持,三地政府更曾被指 控 打壓保釣運動。 未預期的效果 :保釣運動加上臺灣社會正值農業、工業轉型初期,衍生出諸多社會問題,如貧窮、城鄉差距、稻米換肥、農產品價格等,激起臺灣大學生的社會服務熱潮。 一、臺灣的大學生社會服務運動史 (二 )社會服務運動啟蒙 1. 臺大慈幼會 : 1970年 10月 16日由臺大幾個學生社團共同發起創立,成為臺灣第一個大專學校學生服務性社團。 2. 臺大代聯會的「 社會服務團 」: 1971年發起,以 發掘社會問題 向 社會弊病進軍 為首要目標。 3. 臺大天主教光啟社的「 社會工作股 」:服務於醫院的病房。 一、臺灣的大學生社會服務運動史 (二 )社會服務運動啟蒙 「 百萬小時奉獻 」: 1972年由臺大代聯會發起,假設」每一位台大學生每週貢獻 2小時給社會,則全臺大學生一年就可提供百萬小時給社會。 在社會渲染下,臺大代聯會只好積極籌辦一連串的社會服務。 暑期服務隊 : 1973年臺大代聯會組成 10個服務隊出隊。 社團各自組隊 : 1974年分別由各社團出隊服務。 慈幼會分義光、廣慈、山服等工作團。 一、臺灣的大學生社會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