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常识内容摘要:

达同一个区域互相叠加,会出现很复杂的情形。 有些地方会 同相 ,有些地方会 反相, 声场强弱相间地分布。 此外,在同一个点 ,有些分量可能 同相 ,而另一些分量则可能 反相, 从而使该区域中的有些地方声音变得含混不清。 这种现象叫做“干涉” 干涉 避免干涉 分片覆盖 延时“接力” 集中供声 S 延迟时间 = S / V= S / 340 声压和声压级 声压:声音在媒质中引起的附加压强。 符号 P, 单位帕( Pa)或微巴( μ bar, 1Pa =10 μ bar )。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声压越大的声音,其声功率(与声压的平方成比例)也越大,听起来也越响。 仅可听闻的 1kHz声音的声压约百万分之二十帕 20/106Pa。 震耳欲聋的声压约 20Pa 仅可听闻的声压同震耳欲聋的声压相差约 1百万倍。 但人的听觉并不与此成比例。 大概只觉得相差百余倍。 所以直接用声压或声功率来描述声音,与感觉不符。 实验证明,声功率增至 2倍,感觉声音增加 3分;声功率增至 10倍,感觉声音增加 10分;声功率增至 100、 1000、 10000… 倍,感觉声音增加 20分、 30分、 40分…。 这种规律恰恰同数学中的 ‚ 对数 ‛ 相符。 Lg10= Lg100=2 、 Lg1000=3 因此引入 声压级 L的概念。 级 —— 水平, 单位为贝 Bel,细分十份,称分贝 dB。 L=10 lg (P/P0)2 =20 lg (P/P0) d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