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班主任远程案例式培训教程之二春华秋实每一年内容摘要:

班主任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 ,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明星的 理念(价值观:平等、尊重、信任)不被学生认同,班主任是如何通过引导和师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接受和认同的。 拓展案例之二 “新学期,我们为教室‘美容’”,反映的是班主任如何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布置教室的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形成 协同合作 文化氛围的。 (五) 相关资料 ——促进理性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对布置教室工作意义的认识,拓展思路,促进理性思考,提高实操能力,获得可借鉴经验,我们选择了围绕班级墙壁的布置和有关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文章作为参考阅读资料: “精心设计 ——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教室的墙壁布置普遍存在的缺陷”、 “班级室内物质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专题 】 期末考试 【 主题 】 引导学生走上诚信做人之路 【 案例故事 】 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案例: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讲故事 ).flv 启示一:让学生相信诚信是最终走向成功和幸福的保证。 为让学生相信诚信可以使人最终走向成功,一方面 要通过正面事例证实,诚信的人,会胸怀坦荡、内心安宁、幸福感强,而且最终会取得成就,正所谓“德福相报”。 另一方面 ,还要用反面的事例证实不讲诚信的人自食恶果。 如某些人采用非道德的手段而得逞,然而他因心怀鬼胎,终日不安,怕见天日,谈何幸福 ? 某些人采用欺骗手段虽然一时得逞,似乎成功,然而最终他还是逃不了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 这些反面事例,帮助学生看清 现实中“德福”未能“相报”的事实是一时一事、短暂的、表面的。 还应当特别指出: “诚信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这里的“诚信”,不是仅指一次诚信行为,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做人品质”。 而这种做人品质是需要通过实践一件件的“诚信行为”内化累积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 使人受用一生的就是这种品质。 因此教育学生从小做事、行为都要有意识地考验自己的诚信,渐渐养育出“诚信”的好品质。 “诚信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不能误认为每次诚信行事,都要求有成功的回报。 事实上,一个具备“诚信”品质的人,在做事时是不以“回报”为目的的,诚信做事后的幸福感往往就是他最好的回报。 因此 “诚信品质”带来的“成功”,是自然结下的果实,它不应成为“诚信行为”刻意索要的回报或追求的目标。 同时要让学生懂得 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条件、良好的道德和法制环境,是实现“德福相报”的基础。 而这个基础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搭建的。 • 启示二:严爱结合,道德和规则结合是做好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慈爱而没有严格要求;或只靠道德的力量,而忽视规章制度的约束,都很难保证道德行为的落实。 • 启示三:教育忌空洞说教 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道德环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有效的教育常常来自以理服人,而非来自空洞说教。 班主任学会关注细节,细微入手,也是一个教育基本功。 • 启示四: 重事前预防,重早期教育 防患于未然胜于事后的努力,为防止非道德行为的发生,提前进行教育是最为有效的。 早期的教育、成人的示范对人的品德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三、第二模块中观点的梳理 关于制定班规 1. 有效的规章制度应当是符合规律的,条文要能够“画圆”; 2. 有效的规章制度都应当是契约式的,是制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的。 3. 处理好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他律来自外强制,班规需要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要设法使学生从依赖外强制的他律向内强制或无强制的自律转化。 4. 促进自律有两点:一是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的过程;二让学生认同、理解班规是促进自律的前提。 关于家长会 一、使家长会受家长欢迎的秘密 * 它必是一个尊重人的家长会。 * 它必是一个使家长有所得的家长会。 * 它必须是家长学生有参与、交流或展示机会的家长会。 * 如果它同时又是一个主题明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解决问题的家长会。 二、家长会是一个需要策划的活动 • 班主任首先要做一番 需求调查。 家长会是为了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或解决问题而开,因此要了解家长的需要,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或困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家长、服务家长。 • 班主任要根据家长的需求或问题确定家长会的 主题 ,或确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会上要对问题而不对家长,对事而不对人。 切忌把家长会开成罗列问题、数落家长的批评会。 • 要根据主题精心选择家长会的 内容 ,精心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