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与中医药——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的心理康复内容摘要:
” 的防卫反应;第 3~ 5天主要为抑郁,其持续时间比焦虑长。 焦 虑: 80% 抑郁情绪: 58% 敌对情绪: 22% 不 安: 16% 常见双心疾病 2020/11/4 一 .原发性高血压 二 .冠 心 病 (二)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3 心肌梗死患者( PCI后)康复期心理反应 最常见的主诉是疲乏、抑郁、睡眠障碍、对性生活的担心、不敢恢复工作等。 主张渐进性活动锻炼,必要时抗抑郁治疗。 常见双心疾病 2020/11/4 一 .原发性高血压 二 .冠 心 病 (三)冠心病与抑郁 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时点患病率为 17% ~ 22%,是普通人群的 3~ 4倍。 研究发现重性抑郁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有关。 是心肌梗死患者 6个月内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抑郁症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冠心病的共病(orbidity)现象。 常见双心疾病 2020/11/4 一 .原发性高血压 二 .冠 心 病 (三)冠心病与抑郁 加重心脏本身的负担。 统功能的紊乱,促进冠状动脉阻塞; (疑病先占观念、症状夸大等),对疾病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具有附加作用,进一步使社会功能下降。 机和对用药的依从性降低,阻碍心血管疾病的康复。 常见双心疾病 2020/11/4 一 .原发性高血压 二 .冠 心 病 (四)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干预 1.教育患者 认识疾病、减少焦虑。 2.危险行为的矫正 矫正 A型行为、吸烟、酗酒、过食和肥胖、缺少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3.焦虑抑郁的治疗 常见双心疾病 2020/11/4 双心疾病的治疗原则 心 身同治原则 双心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 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 消除生物学症状 2020/11/4 中医优势 中医领域中对于双心疾病的研究由来已久。 中医药以其 整体调节,综合效应, 异病同治, 毒副作用相对少 的优势预示了其发展的广阔前景。 2020/11/4 冠心病支架置入和心理障碍 临床特点 :心内科门诊中 50%患者可归属为心脏神经症;而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不乏合并心理障碍。 病因分析 : PCI术后,引发心理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中医分析 :虚实并见;血瘀、痰浊与血虚并存;气虚与气滞为共性表现。 2020/11/4 双心干预尚无指南可鉴 文献表明 : 冠心病患者中焦虑症患病率为 40%70%[5];其次为抑郁状态。 如何干预 : 目前国内还没有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佐证,但明确的是 冠心病与心 理障碍 需要相互鉴别 ; 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在 冠心病患者兼心 理障碍 的情况下,需要慎重选择临床干预措施。 2020/11/4 双心疾病的机制研究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 刺激血小板功 能; 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炎症因子的作用 ; …… 其病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有效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发展。 2020/11/4 西药优缺点 临床上针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 心理疾病所普遍采用方法是 应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及镇静药物等 , 有一定疗效 ; 副作用较多,甚至可能恶化心血管疾病的远期预后。 2020/11/4 心脏神经症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 : 以 2020年 1月 2020年 12月到吉林省中医院就诊的患有心脏神经症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164例病例为研究对象, 横断面调查研究 : 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搜集心脏神经症的中医证候及四诊等相关信息, 数据库建立与分析 : 通过研究资料录入建。双心医学与中医药——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的心理康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