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相殊胜殊胜语内容摘要:

,化事既終,歘然隱沒,沒後時眾迭相顧言,不知沒者天耶人耶 765  顯、隱:於大眾前隱沒自身,或復顯現,令人不測而化導之  所作自在:普於一切諸有情界往來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轉,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來即來,令語即語,咸自在故  制他神通:謂諸上地菩薩,其神通力能遍制伏下地菩薩,或聲聞、獨覺及外道等所有神通  能施憶念:於法失念,令生憶念;令自憶過去久遠劫事 766  能施安樂:於聽法者,令離諸蓋,身心輕安,能專聽法,又能息除非人所作災厲疾疫,令諸有情離諸損害  放大光明:身放光明,往十方界,或令諸惡趣 蒙光息苦 ;或令威德天人、八部 蒙光覺悟 ,皆來集會;或令餘方諸大菩薩皆來集會, 成辦無量有情利益事  《 華嚴經合論纂要 》 卷 2〈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 :「常放四十種光,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阿鼻地獄眾生蒙光息苦生兜率天,聞天鼓出聲種種勸誡,及說種種真實懺悔,心即解脫。 」 767 增上心學  標差別  辨差別 所緣差別 種種差別 對治差別 堪能差別 引發差別 作業差別 768  引發神通  引發難行業 正明十種難行業 廣辨隨覺難行  約六度釋  約十惡釋  約甚深佛法釋  引發四種業 己、作業差別 769 引發難行業之一 正明十種難行業 又能引發攝諸難行十難行故。 十難行者,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 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 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 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污故。 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了,然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 七、通達難行,具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 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故。 九、不離不染難行,不捨生死而不染故。 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故 770  此十種行業,能遍攝盡一切難行,故名攝諸難行十難行業。  由依大乘殊勝心學,於此種種難行能修能行,不以為難。 故為彼定作業差別。 由彼聲聞無能行此故 771 《 大智度論 》 卷 35〈 2 報應品 〉 :「如釋提桓因命欲終時,心懷怖畏,求佛自救,遍不知處。 雖見出家之人,山澤閑處,所供養者,皆亦不能斷其疑網。 爾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尸毘王苦行奇特,世所希有。 諸智人言,是人不久當得作佛。 」釋提桓因言:「是事難辦;何以知之。 如魚子、菴羅樹華、發心菩薩,是三事因時雖多,成果甚少。 今當試之。 」帝釋自化為鷹,毘首羯磨化作鴿,鴿投於王,王自割身肉,乃至舉身上稱以代鴿命,地為震動。 是時釋提桓因等心大歡喜,散眾天華,歎未曾有;如是決定大心,成佛不久。 」 (CBETA, T25, no. 150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