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产品制造的方法。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内容摘要:

表面处理工序 检验工序 其它工序安排 位置:工艺过程最后 目的:美观 位置: 去毛刺、倒钝锐边应在淬火 前 目的:安全 位置:粗加工后、 关键工序 后、送往外车间加工前后、 零件全部加工结束之后 目的:质量控制。 •质量检验 •特种检验(无损探伤、 磁力探伤、水压、超 速试验) •去毛刺、倒钝锐边 •去磁 •清洗 •涂防锈油 一、加工余量确定 ( 1)总加工余量 ( 3)总余量为各工序余量之和 ( 2)工序余量 1. 加工余量概念 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加工过 程中,某加工表面所切去的 金属层总厚度。 是毛坯尺寸 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 工序余量是一道工序内切除的 金属层厚度,为相邻两工序的 工序尺寸之差。 第五节 机床加工工序的设计 ( 7)余量大小对加工精度、生产率、经济性都有影响 ( 6)工序余量用经验法估算或查表法、分析计算法确定 ( 4)公称余量 公称余量是指相邻两 工序的 基本尺寸 之差。 ( 5)余量公差 1m i nm a x  iiz TTZZT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 图 724) 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 图 7- 26) 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图 7- 25) 2.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本工序安装误差( 图 727) 图 7- 24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缺陷层 1-缺陷层; 2-正常组织 图 7- 25 上工序留下的形状误差 图 7- 26 轴的弯曲对加工余量的影响 图 7- 27 三爪卡盘上的装夹误差 二、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工序尺寸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应保证的加工尺寸,通常为加工面至定位基准面之间的尺寸。 1. 无需进行尺寸换算时工序尺寸的确定 2. 需进行尺寸换算时工序尺寸的确定 铰孔 精镗孔 半精镗孔 粗镗孔 毛坯孔 5 H7( ) 表 7- 7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H8( ) H10( ) H13( )  Ra16 100 = = = 975= 工序名称 工序间余量 /mm 工序间 经济精度 /mm 表面粗糙 度 /μm 工序 间尺寸 工序尺寸    1292123. 机床的规格与加工工件的尺寸相适应 合理选用数控机床。 2. 机床的生产率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1. 机床的精度应与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 三、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机床的选择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一般: 单件小批:通用机床、 工装; 大批、大量:专机、 组机、专用工装 数控机床:可用于各 种生产类型。 刀具尽可能用标准的。 1. 选择机床设备的基本原则 单件小批生产:采用各种通用夹具和机床附件,如卡盘、虎钳、分度头等。 有组合夹具站的,可采用组合夹具。 多品种中、小批生产可采用可调夹具或成组夹具。 大批大量生产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应采用专用高效夹具。 2. 工艺装备的选择 采用数控加工时夹具要敞开,其定位、夹紧元件不能影响加工走刀(如碰撞等)。 夹具的选择 一般优先采用标准刀具。 刀具的类型、规格和精度等级应符合加工要求。 若采用工序集中时,应采用各种高效的专用刀具、复合刀具和多刃刀具等。 数控加工对刀具的刚性及寿命要求较普通加工严格。 应合理选择各种刀具、辅具(刀柄、刀套、夹头等)。 刀具的选择 单件小批生产应广泛采用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百分尺和千分表等。 量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相适应。 大批大量生产应采用各种量规和高效的专用检验夹具和量仪等。 量具的选择 第六节 加工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技术经济分析 (一) 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单件时间 完成一个工件的一个工序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 td 一、生产率分析 T单 =t基 +t辅 +t服 +t休 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是指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如装卸工件。 操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试切和测量工件、引进及退回刀具等动作所需时间都是辅助时间。 布置工作地时间是为使加工正常进行,工人照管工作地(如换刀、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等 )所消耗的时间。 一般按作业时间的 2%~ 7%估算。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所消耗的时间。 一般按作业时间的 2%估算。 在成批生产中 零件批量 th= td + tZ/N 单件核算时间 准备终结时间 单件时间 大批大量生产时,每个工作地始终完成某一固定工序, tZ/N ≈0 ,故不考虑准备终结时间,即 th= td (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1. 缩短基本时间 2. 缩减辅助时间、工作地点 服务时间、准备终结时间 、特种工艺 (1) 提高切削用量 ,但受到刀具寿命和机床刚度的制约。 (2) 缩短工作行程长度 (3) 多件加工 (l) 直接缩减辅助时间 (2) 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 (3)减少换刀次数,并缩减每次换刀所需时间 (4)扩大零件的生产批量减少调整机床、刀具 和夹具的时间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广泛采用各种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及推广成组技术等,都可以缩短单件时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所谓技术经济分析,就是通过比较不同工艺方案的生产成本,选出最经济的工艺方案。 生产成本 工艺成本 制造一个零件或一台产品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费用。 工艺成本 可变费用 +不变费用 可变费用 不变费用 可变费用与零件(或产品)年产量有关,它包括 材料费或毛坯费、操作工人的工资、通用机床的折旧费、维护费、万能机床和万能夹具及刀具的折旧费。 不变费用与零件(或产品)年产量无关,它是指专用机床和专用夹具、刀具的折旧和维护费用,调整工人的工资等。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