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个很美丽的星球,鸟语花香,人内容摘要:

华北及长江中下游逼近,而民勤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经常可以听到“民勤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说法。 据气象部门监测,近年来,民勤年平均风沙日达 139天,最多时达到 150天,年均发生强沙尘暴的日数多达 29天,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 今年第一场沙尘暴发生时,民勤的能见度仅有 150米,是沙尘暴强度最大的地方。 其次,民勤极度干旱,严重缺水,其年降水量仅数十毫米,蒸发力则高达 3000毫米左右;民勤绿洲地下水位每年正以 ~ ,大部分地下水已成为无法饮用的苦咸水,部分水井已打到 300米深;惟一的地表水 ——— 石羊河几近断流,所有能流下来的石羊河水都储存在惟一的水库 ——— 红崖山水库之中;但红崖山水库已遭受严重污染,水质为劣 Ⅴ 类,水面呈深绿色,连牲畜都无法饮用。 水污染让极度缺水的民勤雪上加霜。 民勤位居石羊河尾闾,是一个被沙漠三面包围的农业县,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在此已呈握手之势,绿洲只占总面积的 1/ 10。 民勤有一大部分地区曾被称为“湖区”。 据资料记载,民勤曾有大小上百个湖泊。 眼下的数据则表明,民勤已有 249个风沙口。 湖区水面完全消失,仅仅是 20多年前的事,碧波荡漾的湖面如今已变成翻滚的沙浪。 民勤曾因“人进沙退”名扬世界,但近二三十年来,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锐减,民勤人民被迫大量开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达 3亿立方米,导致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矿化度不断升高,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北部沿沙漠地区近 450万亩天然草场和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枯萎死亡,沙漠平均每年以 3~ 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许多未治理的风沙口,推进速度甚至达到15~ 20米。 石羊河流域民勤段目前已成为我国特级告急的生态危急区。 水文资料显示,石羊河流域在 20世纪50年代年平均径流量为 , 90年代则下降到了 12亿立方米。 进入下游民勤县的水量在 20世纪 50年代为平均每年 ,目前已经下降到了 7200万立方米左右。 由于缺水,民勤已有 30 万人赖以生存的只有一盆水 ——— 红崖山水库。 水库始建于 1958年,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被誉为腾格里沙漠中的一颗“沙海明珠”,库容为 9800万立方米。 红崖山水库蓄集石羊河水用于灌溉和人畜饮用。 2020年,库存水量不足 4000万立方米,灌区辖 16个乡镇,有效灌溉面积达 88万亩。 令人痛惜的是,如此珍贵、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水如今已成为一盆脏水。 据武威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红崖山水库水质超标率 100%的有 3项 ———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磷,超标率 50%的有一项 ——— 溶解盐。 水质为劣 Ⅴ 类,已达不到灌溉用水的标准。 据调查,红崖山水库污染主要来自 4个方面:一是石羊河中、下游沿岸及武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