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呼唤教师创新——有感于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优内容摘要:
精神、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课程。 其特点是:全员性;开放性;综合性;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或称探究式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 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的创造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1)选拔与发展的尖锐对立;知识技能的熟练以泯灭个性发展为代价,儿童身心健康受到摧残。 ( 2)知识陈旧,教育质量的过剩和不足。 ( 3)创造力匮乏,问题意识日益萎缩。 ( 4)课程价值观扭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压抑、束缚。 课程价值观扭曲的种种表现: 课程目标 —— 教育观念滞后,知识技能取向学科专家目标,忽视学生发展,德育实效不强。 课程结构 —— 单一,封闭的分科课程体系,门类过多,缺乏整合。 课程内容 —— 繁、难、偏、旧。 强调学科体系,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课程实施 —— 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重接收学习,忽视体验、探究。 课程评价 —— 过于重视甄别和筛选的功能。 标准划一,过分依赖考试。 课程管理 —— 中央集权,千校一面,万人一书,整齐划一,难以适应地区差异和学生的需求。 具体目标 目标之一:课程功能(或课程价值观) 目标之二:课程结构。 目标之三:课程内容。 目标之四:学习方式。 目标之五:评价方面。 目标之六:课程管理。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创新教育呼唤教师创新——有感于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优
相关推荐
使写出的所有排列情况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最好采用“ 树形图 ”。 例 下列问题中哪些是排列问题。 ( 1) 10名学生中抽 2名学生开会 ( 2) 10名学生中选 2名做正、副组长 ( 3)从 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得到的式子 ( 4)从 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除 ( 5) 20位同学互通一次电话 ( 6) 20位同学互通一封信 ( 7)以圆上的 10个点为端点作弦
賽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Workshop (南 ) 5/1 (北 ) 5/8 TiC100校園巡迴創造力講座 Industry ValueChain Workshop 業師培訓營 TTT 駐校大使培訓營 南 2/6 ,7 北 1/30,31 線上註冊組隊 (南北 ) 決賽 書審 智能生活 網路經濟 文化創意 綠色節能 Innovative Business
1992年12月1993年12月1994年12月1995年12月1996年12月1997年12月1998年12月1999年12月2000年12月2001年12月2002年12月2003年12月2004年12月2005年12月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INDU IndexMERMSLEH美国证券商的估值水平 PB 国泰君安证券
敏捷性、協調性及反應時間。 構成健康體能的四大要素 心肺耐力 柔軟度 肌力 肌耐力 身體組成 競技體能的六大要素 敏捷性 平衡性 爆發力 速度 反應時間 協調性 樂趣化體育教學: 在提供學習者學習的樂趣, 重視運動主體者學生的滿足 感、愉悅的經驗及盡其在我 的成就感。 創造思考體育教學: 擺脫固定模式,表現在流暢 性、變通性、獨創性等方面, 亦是「另類思考」體現。 貳、我國體育課程及教學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