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点有效复习内容摘要: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 ______,即证明有 CO存在。 ( 09年 15题, Ⅰ ) ⑵资源的过度开发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探索和使用新的能源,未来最理想的绿色燃料是 _____。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的锈蚀, 钢铁锈蚀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2020年 17题)秦始皇陵铜车马、青铜仙鹤、树下仕女图等 10件顶级国宝,聚首“ 2020西安世园会”。 ( 1)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时表面有一些铜锈,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铜生锈 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与空气中的 CO2有关。 ( 2)青铜仙鹤的主要成分是铜 合金。 一般来说,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其 性能 会发生改变,改变之一是 硬度增大或熔点降低。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重点掌握 :。 能根据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能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现象。 镁、铝、铁、铜分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 ;合金的性能和应用;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止方法;金属资源、材料及其回收等。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考试要求: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和 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作用。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09年 14题)在一定条件下,与 NaOH溶液、 BaCl2溶液、 Fe2O Zn、 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C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 09年 21题)⑵右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 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 来产生 CO2的理由是 能够 迅速产生大量 CO2。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2020年 20题)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 M应为 盐 类 物质。 (2)写出一种 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Zn或锌。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 H+ (写离子符号 )与碱中的 OH反应生成 H2O。 (4)用 盐酸除铁锈 (主要成分 Fe2O3)的 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 2020年 15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B】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 NH4NO3溶液和 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 Ba(NO3)2溶液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C 从 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 MnO2 过滤或蒸发 D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水或小木条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2020年 20题 )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 常见的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现象 是 产生白色沉淀。 (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CO32 (写离子符号 )。 (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为 CuSO4+2NaOH== Na2SO4+Cu(OH)2↓;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 没有沉淀生成。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2020年 21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O2。 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 提出问题 】 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O2? 【 方案设计 】 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你认为原因 浓盐酸易挥发 ,使制出的 CO2不纯。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2020年 22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 (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 提出问题 】 这包干燥剂 是否变质 ,成分是什么 ? 【 猜想假设 】 猜想一:全部是 CaO; 猜想二:是 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Ca(OH)2; 猜想四:是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 实验探究 】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 加水后无放热现象 ,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CaO或氧化钙。 ( 2020年 23题)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 20mL(密度为 )的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 85%的大理石。 ( 1) 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是 浓盐酸易挥发。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2020年 15 题 Ⅱ )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 KNO K2SO NH4NO NH4H2PO4等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写一种即可 )。 ⑵取少量配方中的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的 pH= ,则该溶液显 性。 ⑶ NH4NO3和 NH4H2PO4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原因是。 ( 2020年 11题)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B】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将 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 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 KNO3晶体 ( 2020年 15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 CO2,燃烧能生成 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碱溶液的 pH都大于 7, pH大于 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2020年 16题) Ⅱ .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 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 pH试纸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 K2SOCO(NH2) Ca(H2PO4)2等,其中 属于氮肥的是 CO(NH2)2。 ( 2020年 10题)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 农业上 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 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 (CH3OH)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1.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实质、现象描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符号的书写;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应用等。 2. 利用酸的性质解决鉴别、制取、除杂、保存等问题;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常见酸、碱、盐的用途等。 3. 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三者的转化关系;氧化钙做干燥剂的原因及干燥剂变质的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燥剂的原因,以及氢氧化钠等碱需密闭保存的原因;探究、检验氢氧化钠等碱变质后的产物;利用碱的性质探究中和反应的产物等。 4.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与 pH值之间的关系;指示剂与酸性、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等。 5.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俗名、来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用途和存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性。 6. 常见化肥的分类;铵态氮肥的鉴别,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化肥合理使用的必要性等。 重点掌握: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二、微粒构成物质; 三、认识化学元素;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09年 10题)“达菲”是治疗甲型 H1N1型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C7H10O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莽草酸属于混合物 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0:5 C. 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 5个水分子 D. 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 22个原子 ( 09年 11题)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B ) C+ O2 点燃 CO2 4P+ 5O2 点燃 2P2O5 CH4+ 2O2 点燃 CO2+ 2H2O A.反应物均是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生成物均是气体 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 第一部分:中考试题分析 ( 09年 12题)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重点有效复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