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进化博弈内容摘要:
下表所示(上图为原矩阵,下图为象矩阵): B A 守信 不守信 相信 a4, b4 a3, b3 不相信 a2, b2 a1, b1 B A 合作 不合作 合作 a4, b4 a3, b3 不合作 a2, b2 a1, b1 程序实现 程序输出的数据: 每个个体每次博弈的收益值即适应度函数 fitness 每个个体每一次博弈的选择即 history数组 每个个体的策略串 strategy 每次博弈中守信个体的数目 程序实现 系统中的个体分 A型和 B型两种,大小为偶数 *偶数的矩阵,这样就可以使两种类型的个体依次间隔开来。 A型与 B型的不同之处有: 记忆深度(即记忆博弈对象的历史记录与得益值的步数); 历史记录的长度(个体的历史记录的长度取决于它的博弈对象的记忆深度); 策略串的大小(策略串的大小取决于个体的记忆深度与类型。 A型个体的策略串的长度等于其记忆深度加 1, B型个体的策略串等于其记忆深度加 1的两倍)。 结果分析与讨论 程序对 100*100大小(即 10000个个体 ,5000个 A型, 5000个 B型)的系统,进行了 500步博弈模拟。 将要讨论的一些结果: 系统中合作者的数目随博弈次数的变化情况 各博弈者在每一步的选择情况,即是否合作 各博弈者的策略随步数的变化情况 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 支付矩阵 记忆深度 选择、学习、变异的方式 其它因素 在下面的讨论中,主要考虑记忆深度和支付矩阵的影响,选择、学习的方式都如前所述, 不再改变,且暂不考虑变异和其它因素。 但是由于以后研究的需要,仍将其列出。 结果分析与讨论 首先考虑系统中合作者的数目随博弈次数的变化情况。 右图是在如前所述的博弈矩阵下进行的结果,记忆深度为 m=2, 4, 6,8的情形。 其中横坐标表示步数,总坐标表示合作者的人数。 下同。 结果分析与讨论 我们进行了很多次实验,发现如下几个现象: 合作者的比例总是先升高再下降,最终减至零。 这个结果并没有出现动态平衡,这与我们最初的想法有出入,可以说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这与用遗传算法求解演化稳定策略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当记忆深度越大时,合作者趋于零的速度总体越慢,但是即使是同一个记忆深度,趋于零的速度也是有不同的,这个主要是演化机制中的随机性导致的。 这里统计的只是按照同一个记忆深度下,概率密度最大者的趋近速度。 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另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支付矩阵下,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其结果如右图。 这个支付矩阵是{1,2,2,1,1,2,2,1}, 它所得到的结果将不再是简单地减少至零的 ,这可能是由于它有多个演化稳定策略。 我们让其记忆深度 m=3,运行1500步,可以发现其仍有波动。共同进化博弈
相关推荐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平时教学中要突出 交际能力 的培养,真正把英语当作语言来教,而不是只会做题目的机器。 重语篇,以阅读为纲,词汇、语法、语感、文化背景、写作技能等都和阅读密切相关,要想提高成绩,定要重视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考的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与任务型阅读共 5篇,对初中生来说,阅读量捎大,面较广。 因此我们应注重精选阅读材料,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群体中起到的功能 消除“不适应” 促进“寻求一致” 满足物质与情感需求 调查显示 非常不适应 有一些不适应 有一点不适应 没有不适应 拒绝回答 初到上海 % % % % % 现今 % % % % % 消除 “ 不适应 1 %2 %3 %4 %12345100个5个以下101个以上不知道/拒答有多少个上海本地人朋友 (二)组织传播在新移民群体中起到的功能 促进组织的工作功能
构语言学的这种特征。 “ 认真研究 20世纪 40年代和 50年代的语言学,仍然是在学术上理解今日语言学的必要基础。 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 ” ( Piv) 其实早在 1967年他就指出: “ 最近乔姆斯基及其转换主义者再次宣称普遍语法的重要性,所用术语与唯理哲学语法学家和 1928年叶姆斯列夫所用术语惊人的相似。 在语言学,如同在其他思想领域,老问题仍继续存在
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二)一方名义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另一方不是该企业合伙人的: 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该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受让权的,可以对转让所得的财产进行分割。 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但同意该合伙人退或者退还部分财产份额的,可以对退还的财产进行分割。 其他合伙人既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3. 第一批结题情况 47项申请,其中 5项为第三批立项,没有经中期 检查,暂不参加评审。 实际参加评审 42项。 通过结项验收为 32项。 没有通过验收的 10项。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4. 存在问题 ( 1)不符合规范 151工程规范要求(专题学习网站栏 目不符、专题资源库资源类型单一、课程试验内 容不规范)。
由此可見,死亡學與健康、護理、成長及生活藝術息息相關。 生命教育 = 死亡關懷行動 建基於面對教育的概念,生命教育著眼於如何協助人類面對臨終哀慟,包括提供「善終」或「安寧」照顧及「悲傷」輔導服務。 生命教育 = 自殺防治行動 建基於預防死亡,生命教育著眼於預防自殺行為及協助想自殺人士從過新生活,包括提倡「生命熱線」或挽救「自殺」的各種關懷行動和輔導服務。 生命教育 = 預防濫藥及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