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基础知识内容摘要: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月份 混合交通组成(%) 各类汽车占有率(%) 平均日交通量(辆 /d) 汽车 拖拉机 摩托车 非机动车 小货 中货 大货 小客 大客 拖挂 集装箱 特大货 混合 汽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平均 连续式观测站白天 12/16小时汽车交通量占平均日交通量( ADT)百分比表 200 年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白天 12/16小时交通量( PHT)占平均日交通量( ADT)的百分比 按月平均日交通量 按周平均日交通量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月份 MADT T12(%) ADT T12(%) ADT T12(%) ADT T12(%) ADT T12(%) ADT T12(%) ADT T12(%) ADT T12(%)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比上年递增 ADT换算系数 白天 12 / 16 小时交通量系数(年或月) = 全年 月 白天 12 / 16 小时交通量之和全年 月 交通量之和 白天 12 / 16 小时交通量系数(年周或月周)= 全年 月 星期 i 的白天 12 / 16 小时交通量之和全年 月 星期 i 的交通量之和 日交通量换算系数 = 1白天 12 / 16 小时交通量系数 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连续式观测站小时交通量变化表 200 年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时序(时) 年平均小时交通量 (辆 /小时) 冷热季平均小时交通量 (辆 /小时) 平、节日平均小时交通量(辆 /小时) 周平均小时交通量(辆 /小时) 冷季 热季 平时 节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汽车 混合交通 1 2 3 4 … … 19 20 21 22 23 24 合计 年平均小时交通量系数 = 全年 i 小时交通量平均值年均日交通量 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连续式观测站周(日)平均交通量( ADT)与日不均匀系数( W)表 200 年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车辆分类 汽车 摩托车 拖拉机 混合交通 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周一 ADT W 周二 ADT W 周三 ADT W 周四 ADT W 周五 ADT W 周六 ADT W 周日 ADT W 交通量 周 不均匀系数 W = 年均日交通量星期 i 的年均日交通量 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连续式观测站月平均日交通量( MADT)与月不均匀系数( M)表 200 年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车辆分类 汽车 摩托车 拖拉机 混合交通 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1月 MADT M 2月 MADT M 3月 MADT M MADT M 8月 MADT M 9月 MADT M 10月 MADT M 11月 MADT M 12月 MADT M 交通量月不均匀系数 M = 年均日交通量月均日交通量 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连续式观测站雨雪天交通量系数表 200 年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月份(月) 雨天交通量系数 冰雪天交通量系数 汽车( R) 混合交通量( RF) 汽车( R) 混合交通量( R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平均 比上年增加 特定时段日交通量系数 =特定时段平均日交通量 /年(月)均日交通量 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连续式观测站日最大汽车交通量及出现日期统计表 200 年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月份(月) 月平均日交通量(辆 /天) 月最大日交通量(辆 /天) 日最大交通量出现日(星期) 比月平均日交通量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GBUTtem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间隙式 交通量调查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一部分:填写日交通量整理表 首先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核对 , 然后将原始数据填入日整理表 ,并计算日交通量累计值 ( 包括绝对值和折算值 ) 对只进行 12小时观测的观测站 , 在整理日整理表时 , 应先将各类车型白天 12小时交通量累计值 ( 绝对值 ) 换算成全天交通量 , 然后再计算全天混合交通量 全天交通量 = 白天 12 小时交通量之和 日交通量换算系数 间歇式交通观测站原始记录日整理表 200 年 月 日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天气情况: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小货 中货 大货 小客 大客 拖挂 特大 货 集装箱 汽车自然 数 摩托 车 拖拉 机 畜力 车 人力 车 自行车 混合当量 数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合计 换算为 24小时 绝对 折算 车 种 交 通 量 时 序 日交通量换算系数 = 1白天 12 / 16 小时交通量系数 全天交通量 = 白天 12 小时交通量之和 日交通量换算系数 GBUTtem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间隙式 交通量调查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部分:计算月 ( 或季 ) 和全年交通量整理表 取得月 ( 或季 ) 或年的交通量原始资料后 , 可根据日整理表中的数据 , 计算各观测站月 ( 或季 ) 和年交通量统计表 间隙式观测站的月平均日交通量 MADT是取该月调查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 其年平均日交通量 ( AADT) 是取全年所有调查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间隙式交通量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间隙式观测站交通量月统计报表 200 年 月 填报单位: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调查站名称: 调查站桩号: 调查站编号: 调查站观测里程: 调查路段技术等级: 路面宽度: (米) 路基宽度: (米) 车道数: 天气情况: 说明:高峰小时流量比的计算方法为全月各天高峰小时交通量之和除以全月交通量总数,发生时间 T取本月高峰小时出现机率最多的小时。 观测 日期 小货 中货 大货 特大货 拖挂车 集装箱 小客 大客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618时 全天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日 20日 MADT 观测 日期 汽车合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