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内容摘要:

带薪缺勤  【 例题 】 甲公司共有 1 000名职工,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 该制度规定, 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 15天的带薪年休假,未享受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 1个会计年度,超过 1年未行使的带薪年休假权利作废,职工在离开公司时不能获得现金支付。 累积带薪缺勤  假设 A职工 2020年休假 12天,另有三天可累计至 2020年。 假设该企业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 400元。  则 2020年 12月 31日,应作会计处理:  借:管理费用 1200 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00 累积带薪缺勤  如果 2020年 12月 31日, A享受了 14天的年休假,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 由于该公司的带薪缺勤制度规定,未行使的权利只能结转 1年,超过 1年未行使的权利将作废。 即 A员工只有 1天休假可累计至 2020年。 2020年 12月 31日,甲公司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累积带薪缺勤福利 800  贷:管理费用 800 累积带薪缺勤  累积带薪缺勤福利需要在职工提供服务并行使带薪缺勤权利的当期确认为生产成本或者计入当期损益,并非到企业实际支付现金或银行存款时才确认。  如果职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企业就应当确认必须支付给职工的全部累积未行使权利的补偿金额。 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 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 我国企业职工 休婚丧假、产假、探亲假、病假等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 利润分享计划  利润分享计划: 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 利润分享计划按照时间长短将小于 12 个月的划分为短期薪酬,超过 12 个月的划分为长期职工福利。 这是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表现之一。 三、 准则 解读 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三、 准则 解读 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核算  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三、 准则 解读   非货币性福利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当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这主要是解决现行准则中非货币性福利计量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三、 准则 解读 【 例题 】 某公司为化妆品生产企业,共有职工 200 人,其中生产工人 170 人,行政管理人员 30人。 本月以每套成本为 200 元的化妆品发放职工福利,市场售价为每套 300 元,增值税率 17%。 借:生产成本 59670 管理费用 1053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非货币性福利 702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 非货币性福利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 三、 准则 解读  (三)离职后福利的核算( 变化最大 )  离职后福利计划: 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  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