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教育的进路内容摘要:

Knowing the good)  (b) 喜愛好的品格 (desiring the good)  (c) 實踐好的品格 (doing the good) 亞里士多德: “ 通過三樣束西可使人成為具有良好道德的善人,這就是天分、習慣和理智。 ” 通過符合人的欲望才能激發人們去從事道德行為(安全感、被接納、親情 … ) 明白社會道德規範並成為生活習慣 只有通過促進理智才能使人們在道德上作出反思 西方的傳統 二十世紀 50年代,西方受邏輯實証主義影響,認為傳統美德、道德等都只不過是情感的抒發並不是客觀的真理;所以不適合在學校施教 60年代 Lawrence Kohlberg 提出道德理性,透過討論而有所提昇 即三層六級的發展階梯 但 Kohlberg的理論只重理性思考判斷,忽略感情和行為的重要 西方的傳統 70年代則興起價值浧清法,透過三層七個步驟: (a) 選擇、 (b) 珍惜和 (c) 行動來認清楚自己 教師的角色只是一個價值中立的討論促進者 研究顯示上述兩種方法對學生的思想方面有影響,但對學生的行為則影響不大 8090年代則著重性 /藥物教育 藥物教育運用的方法包括 (a) 驚嚇法; (b) 如何抗拒同儕的壓力等。 研究指出 (b)的方法較為有效 道德價值的 個層面 A. 認知  認識道德規範要求 (是什麼 )  理解這些規範背後的目的 (為什麼,這是道德規範內化的重要條件  辦析,運用所學的道德知識,分析判斷和評價某種道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