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卒中风险评分看中国房颤的抗凝治疗内容摘要:

C+A OAC C+A RR=() P= RR=() P< TTR< 65% TTR≥65% 事件率(%) 年 年 风险数 C+A 1598 1527 1156 439 OAC 1600 1525 1152 417 风险数 C+A 1737 1625 1233 488 OAC 1771 1697 1306 507 A:阿司匹林; C:氯吡格雷; OAC:口服抗凝剂 Connolly SJ,et al. Circulation. 2020。 118:202937 ACTIVEW:大出血 A+C(N=3335) OAC(N=3371) A+C vs. OAC 出血 n 风险 (%/年 ) n 风险 (%/年 ) RR(95% CI) P 主要: 严重 +致命 101 93 () 严重 71 66 () 致命 7 11 () 次要 568 481 () 总数 644 555 () A:阿司匹林; C:氯吡格雷; OAC:口服抗凝剂 Connolly SJ,et al. Lancet 2020。 367:190312 阿司匹林在老年患者中疗效可能较差 缺血性卒中 OAC vs. 安慰剂 (P=) 缺血性卒中 AP vs. 安慰剂 (P=) Van Walraven C,et al. Stroke. 2020。 40:141016 危害比 OAC:口服抗凝药; AP:抗血小板药物 年龄 年龄 严重出血 AP vs. 安慰剂 (P=) 严重出血 OAC vs. 安慰剂 (P=) 年龄 年龄 BAFTA试验 • 937例 75岁以上的房颤患者 • 随机为华法林组( INR23)和阿司匹林组(每日 75mg) • 随访 177。 • 华法林组 67%的时间内 INR达标 • 终点事件定义:致命或致残性卒中,颅内出血或有临床意义的动脉栓塞 Mant J. et al, Lancet. 2020。 370:493503 Mant J. et al, Lancet. 2020。 370:493503 文献荟萃 • Ogilivie等荟萃了 19942020年 30篇可供分析的文献 • 对真实世界里口服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未治疗者分析缺血性卒中和出血发生率 ,et al. Thromb Haemost2020 Jul。 106(1):3444. 荟萃分析: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未治疗 OAC:口服抗凝药 未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OAC诊所 OAC全科和院内 发生率(%) ,et al. Thromb Haemost2020 Jul。 106(1):3444. 荟萃分析:大出血发生率(中位数) 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未治疗 ,et al. Thromb Haemost2020 Jul。 106(1):3444. 年化大百人出血发生率中位数 丹麦研究:不同危险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 Olesen JB, et al. Thromb Haemost 2020。 106: 739–749 丹麦研究: ASA和 VKA的出血 Olesen JB, et al. Thromb Haemost 2020。 106: 739–749 2020ESC指南:抗血小板药物地位进一步降低 2020年推荐意见 推荐等级 证据水平 当患者拒绝接受 OAC治疗时 (无论是 VKAs还是NOACs),可考虑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即每日联合服用 75- 100 mg阿司匹林和 75 mg氯吡格雷,或仅服用75- 325 mg阿司匹林 (疗效较差 ) IIa B 2020年推荐意见 推荐等级 证据水平 具有一种“临床上相关非主要”危险因素的患者为中等风险患者,建议进行抗血栓治疗,或为: A/B OAC治疗 (例如 VKA),或 I A 阿司匹林 75~325mg,一次 /日 I B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31:2369–: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doi: 结论 • 根据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建议使用CHADS2评分,对房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 阿司匹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存在问题,但我国大量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仍在使用 ESC2020房颤指南:应用抗凝治疗的标准 推荐 推荐级别 证据水 平 CHA2DS2VASc= 0 (年龄 65 岁和孤立性房颤 )患者,如无其他危险因素,不推荐进行抗栓治疗 I B CHA2DS2VASc≥2 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如剂量调整的 VKA(INR 23),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I A CHA2DS2VASc= 1的患者, 在评价了出血风险和患者意愿后, 推荐口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