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点”到“终点”怎么走内容摘要:
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的终点。 例 1: 《 荷叶 母亲 》 教学目标(原稿)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红莲的处境,读出荷叶的形象。 • 体会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 联系生活,领悟母爱的伟大。 例 1: 《 荷叶 母亲 》 教学目标(修改稿) •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的抒情性。 • 学会欣赏冰心散文诗的语言特色。 • 学习借某一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 语文教师在文本的教学解读时,有三种角色: • 在文本面前,首先要采用“裸读”(不借鉴任何资料)的方式,以 读者的角色感知文本。 • 再以 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文本体式,抓住文章的特质; • 最后才是作为 语文教师的角色 从学生角度关照文本。 • 例 2:欧、亨利的小说 《 二十年后 》 (沪教版八年上册)的“终点”: • 体式:欧亨利的反映人性的现实主义作 品。 • 目标:通过情节、对话的分析,体会人性的复杂以及作者人道主义关怀。 (二)研学情,明“起点” • 所谓“学情”,就是指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 研究“学情”,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 • 在文本面前,我们必须打量阅读主体 ——学生。 • “根据研究,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往往恰好又是课本中最要紧的地方,即某一特定文本的特质所在之处。 ”(王荣生) • 要研究两种学情: • 首先是 一般学情。 也就是学习这一文本前学生已经具备的某些知识经验。 • 其次是 具体学情。 即指向具体目标的学情。 学生在阅读这一。从“起点”到“终点”怎么走
相关推荐
学制度完善和教学方法改进。 “高效教学”也离不开 教育技术与方法的改进 从过程看,课前、课中、课后、考前、考后每个环节都存在无效、低效和高效的不同做法。 从对象看,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又必须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条线去抓。 从内容看,用 80%的精力去解决 20%的难题,而容易得分的 80%的基础题不能确保,本末倒置。 在这里,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和方法问题,亟需澄清。
4047 3897 1889 901 Atenolol (n) 4588 4494 4414 4349 4289 4205 4135 4066 3992 3821 1854 876 Losartan 4605 4528 4469 4408 4332 4273 4224 4166 4117 3974 1928 925 Atenolol 4588 4490 4424 4372 4317 4245
个 强适应症 , JNC8取消了这一概念,特殊的人群仅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黑人三个。 • JNC7 强适应症 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 ACEI ARB CCB 醛固酮拮抗剂 心力衰竭 .• • • • • 心肌梗死后 • • • 冠心病危险因素 • • • • 糖尿病 • • • • • 慢性肾病 • • 预防脑卒中复发 • • 血压达标及其维持策略的区别 开始单用一类降压药物
复习时间 建议分三个轮次复习,但要明白每个轮次复习的特点、方法、措施以及目的。 第一轮复习需 两个月 ,主要针对教材,抓基础,补空缺,横向联系,突出知识面的宽广,核心是词汇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一轮复习要坚持词汇周过关制度,这需要各备课组认真归纳整理词汇和题签,学校做好保障和督促落实。 在此基础上,以话题和语法为两条主线,处理好讲与练、导与学的关系,要把握好练习的数量和程度。 多想办法
心理障碍发病高危预测因素; 以焦虑 /躯体化、绝望感、睡眠障碍、迟缓和认知障碍、焦虑、惊恐发作、适应不良、幻影放电和抑郁为主要表现 ; 结果 : 130例正常对照组中 2 例存在心理障碍 ( %), 138 例 ICD/CRT D 患者完成 834例次随访 58例存在心理障碍( %), ( χ2= , P< )。 李淑敏等 .云南医药 2020 年第 32 卷第 3 期 .27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