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一轮复习内容摘要:

在轻工业方向,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发展不平衡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 薄弱 ,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又依赖 ,发展 艰难曲折 ③ 从 实力 看: ④ 从 发展过程 看 ( 2)后天畸形: 张謇 主张: “ 实业救国 ”。 荣宗敬 论述过“ 实业救民御侵略 ” 思想,有人认为他们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 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 为什么 ?有何启示。 不能。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 外国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独立。 1、时间: 二、 国民党统治 前期 民族工业的 短暂发展 ( 19271936) 表现: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发展原因: (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 2)币制改革的实施 ( 3)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币制改革政策( 1935年) 目的: 防止白银外流 内容: 统一货币为法币;实行白银国有 影响: 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日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民族工业好景不长,发展是短暂的 原因。 1.帝 国 主 义 的 压 迫 2.官 僚 资 本 主 义 的 统 治 典型个案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 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1908年,曾因英美烟草公司的排挤一度倒闭。 1909年 2月 16日,简氏兄弟以 12万元资本重新营业后,发展较快,至 1927年资本扩大到 202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 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局面。 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 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 自此,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 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 ,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