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理电讯号内容摘要:

接測量深層的肌肉  若相位準確,可針對特定的幾條肌肉纖維測量  所得到的訊號強度大,相位延遲也較小 10 11 圖 12 神經電訊號 1. 神經傳導速度的基本認識 –神經電訊號測量 (electroneurography, ENG) • 是指研究和測量末梢神經的傳導速度和對刺激起反應的潛伏時間,常又稱為「神經傳導速度」(nerve conducion velocity, NCV) 測量。 –影響神經傳導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1)神經纖維直徑越大,傳導速度越大。 (2)有髓鞘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大。 (3)健康正常的神經通常比受傷的神經傳導快。 神經電訊號 2. 神經傳導速度的價值和應用 ─ 診斷神經病變,例如腕隧道症候群 3. 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方法 ─ 測量運動神經的傳導速度 (腓骨神經 )  刺激電極:放在運動神經通過的皮膚上方  測量電極:放在神經所支配的肌腹上方 ─ 測量感覺神經的傳導速度 (正中神經 )  刺激電極  測量電極 ─ 神經速度 = 兩點距離 /(兩個動作電位的潛時差 )。 (潛時差 , difference in latency) 13 14 圖 15 圖 腦電訊號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1. 大腦的構造 16 (大腦皮質 ) 白質:充滿腦神經的軸索,軸索被髓鞘包覆。 灰質:由腦神經本體、神經樹狀突、無髓鞘軸索組成。 17 圖 腦電訊號 2. 腦電訊號的價值和應用 ─ 幫助診斷癲癇發作、睡眠研究 3. 腦電訊號的測量 – 當樹狀突上某一點受到來自大腦皮層或外來神經的刺激,就會有正電流從該點進入樹狀突內,使得細胞膜去極化,產生動作電位朝神經本體的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