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的设计和完善内容摘要:

( 4)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瞄准度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 “ 十一五 ” 扶贫开发工作要切实落 实 “ 以人为本 ” 的科学发展观,将瞄准贫困人口、落实帮扶 措施作为首要内容。 2020年,在全国范围开展贫困农户 建档立卡工作,确定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整村推进、劳 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和 人,使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一、中国农村贫困描准机制及其演进 二、中国农村贫困瞄准的特点 坚持以区域瞄准为基础 中国贫困区域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的成片贫困地区,区域整体发展水 平差,居民收入普遍低下。 二是贫困县,它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单元,有一定的 标准和范围。 三是在一个县域范围,相同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乡、村 连接构成的小范围的贫困地区。 区域瞄准的策略符合中国贫困分布的特征和实际情 况。 突出扶持对象,提高贫困瞄准准确度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扶贫开发更加强调提高贫困瞄准的 准确度。 ( 1)要求各省区依据贫困人口主要集中贫困村的实际, 按照人均年粮食产量、人均年纯收入、住房、上学、就医、 通电、通路、安全饮用水、基本农田等生产生活条件实际情 况,确定重点扶持的贫困村。 共确定了 ,覆盖了 80%的贫困人口。 二、中国农村贫困瞄准的特点 突出扶持对象,提高贫困瞄准准确度 ( 2)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重点贫困村的 贫困程度进行了评估和排序,确定扶贫开发规划,优先扶 持最贫困村。 ( 3)采取参与式的方法,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 会,对农户进行分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