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内容摘要:

”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为学首先在树立自己本有的道德意识, … 因为“理”在心中,所以不必向外寻求。 而人心由于私欲蒙蔽,心中的“理”隐而不彰。 为学就在于剥落物欲,使心中本具的理显现出来,这就是“发明本心”。 … 朱熹 的方法是先广泛“格物”然后豁然贯通,明达天理。 陆九渊的方法是先“发明本心”,然后辅之以“格物”。 • ——叶朗费振刚王天有 《 中国文化导读 》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 高度专制;商品经济发展、萌芽;思想文化世俗化。 •。 是非标准;批假道学;追求财富合理。 •。 抨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 •。 经世致用;积极用世。 •。 唯物;运动;规律;天下为公。 •。 抨击专制前所未有;清末思想解放根据。 当时影响很小;未脱儒家。 下列思想家对“君”的观点是什么。 •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 论语 先进第十一 》 •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 孟子 万章下 》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孟子 离娄章句下 》 • 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 ——《 荀子 王制 》 •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春秋繁露 为人者天 》 •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末尝不背也。 • ——《 明夷待访录 原臣 》 •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 日知录 》 •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 ——王夫之 《 读通鉴论 》 练习 • 1.( 2020上海卷 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君君、臣臣、父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