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鳖的疾病内容摘要:

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产碱菌等多种细菌 症状 背、腹甲有疮痂并见洞穴 流行情况 该病对各年龄段的病鳖均有危害,尤其是对温室养殖的幼鳖危害最大,发病率可达 50%左右。 室外养殖 5~7月是发病高峰季节,温室中主要发生于10~12月 专 题:鳖的疾病 专 题:鳖的疾病 六、疖疮病 病原: 气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症状: 病鳖颈部、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部长有白色疖疮,用手挤压四周可压出黄白色颗粒状或豆腐渣状、有腥臭味的内容物。 流行情况 从稚鳖到成鳖都会被感染,尤其危害幼鳖。 发病高峰期是 57月。 专 题:鳖的疾病 专 题:鳖的疾病 七 、 白斑病 ( 又名白点病 、 毛霉病 、 豆渣病 、 白霉病 ) 病原: 由真菌与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群体 症状: 白点型 → 白斑型 → 白云型 专 题:鳖的疾病 (腹甲分布着零星或数个相连的小白点) (白点分布在头颈部、四肢,有的成片连接) (腹甲白点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白斑) (白点连成一片,形成一块块的白斑) 白 斑 型 专 题:鳖的疾病 白 云 型 专 题:鳖的疾病 流行情况  该病主要危害 5~20克左右的稚鳖, 20~100克的幼鳖次之。  流行季节为 8~12月, 9~11月为发病期高峰期, 5~7月则较少发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