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开放与腔内对比治疗内容摘要:
–随着溃疡愈合,对血供的需求相应减少 –侧枝的代偿 –即使发生血管再狭窄或闭塞,往往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J Intern Med 2020。 252:225–232. • 外科治疗下肢 ASO的最终目的是减轻缺血引起的疼痛、促进溃疡愈合、避免因肢体坏死而导致的截肢、提高生活质量 • 腔内治疗的通畅时间已经足够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 以此为出发点,腔内治疗与开放手术效果相当。 泛大西洋协作组 ( TASC) II 分型 *以股腘动脉为例 A 单一狭窄性病变 ≤10cm;单一闭塞性病变 ≤5cm B 复合病变,每处 ≤5cm,单一狭窄或闭塞病变 ≤15cm,未累及膝下腘动脉,单个或复合病变,没有连续的胫动脉提供远端灌注,严重的钙化性闭塞病变 ≤5cm,单一的腘动脉狭窄 C 多处狭窄或闭塞,无论有无严重钙化,总长度 > 15cm,两次腔内治疗后,需进一步处理的狭窄或闭塞病变 D 慢性全程股总动脉或股浅动脉闭塞,包括腘动脉,病变> 20cm,慢性全程腘动脉和胫腓干三分叉近端 病变长度 *TASC. Eur J Endovasc Surg, 2020。 19(suppl A) TASCII 分型与外科治疗策略 * 分型 治疗策略 A B C D 首选血管腔内治疗 优先选择血管腔内治疗 手术重建长期通畅率较好(但在伴有高危因素时应该首选腔内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 *TASC. Eur J Endovasc Surg, 2020。 19(suppl A):Sixxviii, S1250. •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 TASC Ⅱ 分型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但并非唯一标准 • 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手术者自身条件、经验具体分析,进行个体化治疗 • 腔内治疗发展迅速( 器材 、 技术 ) – 手术成功率,特别是长段病变( TASC C/D )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远期效果明显改善 • Bj246。 rses 报道 173例接受“对吻”支架( kissingstent)治疗的主髂动脉闭塞病变的结果 – TASC分级: A 15%, B 34%, C 10%, D 41% – 30天死亡率: 1%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20 Oct。 36(4):42431. 一期通畅率 辅助一期通畅率 二期通畅率 1年 97% 99% 100% 3年 83% 90% 95% • Sharafuddin报道 66例 ASO患者行支架置入的结果 – TASC A/B型 40条肢体 – TASC C/D型 78条肢体 – 技术成功率为 94% – 4年的一期和辅助一期通畅率分别为 81%和 94% – TASC C和 D型病变不一定是腔内治疗的禁忌症,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 Perspect Vasc Surg。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开放与腔内对比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